第10版:地方之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创新路上,我不会停下来(党代表在一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21日   第 10 版)

  张武昌绘

  扫码观看视频

  2003年,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成立,我也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成为了公司第一批技术员。

  小时候,我就有一个心愿,想发明一些先进实用的机器。工作之后,我开始辗转于试验台、车间、资料室,每天与“铁疙瘩”打交道。我做的产品都是要按照客户要求量身定制的,几乎不生产“重样”的产品,因此,一年到头我都是不断在做新的设计、安装、调试……

  2012年,我遇到一次大的挑战。德国客户订购的一种产品,要求在停电时能将16吨重物自动提升到7层楼顶。而当时,国内生产的所有产品都仅能做到手动下降功能。

  时间紧、难度大,产品涉及的技术远远超出工厂当时的技术积累,这反而燃起了我的斗志。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率领技术团队加班攻关,满脑子都是设计图和不断更改的设计方案。在车间、在组装现场,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被攻破。就这样,3个月后,我们终于完成了定型生产。模拟试验的那天下起了大雪,在寒风中,我和安装工人一次次攀上20多米高的试验台调试设备。调试结束时,已是深夜,当看到德国客户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我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此次技术攻关,我们团队在国内首创的断电自动控制技术获得了2项专利授权,我们的产品至今还在国外项目上安全使用。

  我还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国内最大的46°爬坡检查车产品。这个产品目前已取得6项专利授权,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占领了国内同类产品50%的市场份额。用创新突破常规、刷新认知是我的毕生所求。

  2016年,我牵头成立了由技术、生产骨干组成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一次次走在科研前线,完成了多项技术发明革新。除了技术创新,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培养了大批生产、技术骨干,每年对到公司实习的高校大学生进行厂内实训,储备公司后备技术人才。目前,我们的创新团队共获得29项专利授权。

  自从开启工匠生涯,我就像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汽车,前后都是飞驰的同伴,尽管累,但充实、快乐。这是个拥抱创新的时代,在创新的路上,我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

  (作者范晓霞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