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

有哪些新成果?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04日   第 11 版)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出土的龙首镯。

  江苏常州寺墩遗址发掘区航拍。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的代表性动物遗存。
  (本文配图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有哪些新进展?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先民对自然有怎样的认知和改造……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4项考古最新进展。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此次介绍的4个项目,是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的杰出案例,生动展示了文明起源与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

  反映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不断成熟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其考古成果一直备受关注。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良渚遗址核心区聚落考古和外围水利系统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新突破。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宁远介绍,良渚文化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早期阶段,通过对北村、南王庙等遗址的调查发掘,以及瑶山外围等聚落结构新线索的分析,建立了前古城时代良渚遗址群聚落分布的新认识。良渚中期阶段,在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补充了对良渚中期外围水利系统及良渚古城结构的认识。

  “早期聚落建立在自然高地或者山顶上,形成多点式的聚落样貌。到了距今约5000年这个时间点上,人工营建莫角山,建造了庞大的水利系统,最终形成了功能完备的良渚古城。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巨大的空间格局、聚落格局变化。”王宁远说。

  北村遗址位于莫角山以南3公里,分南北两部分,主体堆积属良渚文化早期偏早阶段。北村南地点可分为高、低两级台地,两级台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陡坡,推测为有意将高台地的高等级居住区、墓葬与低台地的平民居住区、墓葬相隔离,显示出聚落内部明显的社会分化现象。

  新发现的近20处疑似水坝中有7处的碳十四年代皆距今约5000年,与已经公布的11处水坝以及莫角山、反山开始营建的时间相同。塘山以北的石岭头、羊后山等坝体,及其附近的劳家头、高山上等土台的发掘,证实塘山长堤上游存在复杂的高坝结构,可能起到西水东调的功能。

  相关专家表示,上述发现表明,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良渚人群的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显示出良渚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江苏常州寺墩遗址

  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新视角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寺墩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年—4500年。

  “遗址以一处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说。

  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已发现墓葬区、疑似干栏式建筑遗迹、水井等遗存。其中墓葬共40座,位于墩北台地北部与西部,疑似干栏式建筑遗迹位于墩北台地东缘,水井位于墩东台地,井内出土6件漆彩陶壶,以红、黄、黑三彩绘制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陶壶最为精美。

  据于成龙介绍,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石砌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墩东台地位于内圈水系外侧,分布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形式刻划符号的大口缸残片,这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 于成龙说。

  相关专家表示,寺墩遗址呈现出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也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

  提供了探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进程的新证据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地处汉江西侧、长湖北岸,是新石器时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一处重要城址,年代距今约5100年—45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联合在城河遗址北部、西部、王家塝地点开展了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彭小军说,“在城河遗址城外泊阳湖、邓关台地点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水坝遗迹,初步探明遗迹横跨城河支流河谷,可能用于拦截城河支流水资源,从而在水坝北部区域形成蓄水区;水资源可借助北部岗地的人工沟进入城内,实现城内旱季供水、涝季排水功能。在城内西部区域发现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积,与城垣、水坝的堆积结构、性状相似,其东西两侧还有平行的大型壕沟,不排除为早期城垣的可能性。”

  此外,城外北部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考古工作表明,古人先在此平整土地、营建墓地,并举办仪式活动,最终墓地南部逐渐演变为生产生活场所。

  相关专家表示,城河遗址反映了屈家岭文化人群通过建造一系列水利设施,调控古城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展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同时,王家塝墓地多种形制的墓葬反映了屈家岭文化社群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化现象,提供了探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明进程的新证据。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

  深化对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的认识

  对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来说,2021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点。这一年,该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研究为核心,积极探寻南岛语族起源的线索,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沿海是我国史前时代先民面向海洋、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地区,也是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的重点地区。项目启动后,已系统发掘了浙江井头山遗址,福建平潭岛西营、壳丘头、东花丘和龟山遗址,海南湾仔头和内角等遗址,初步构建了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8300年—3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社会结构。

  距今约8300年—7800年的井头山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丰富的泥蚶、海螺、牡蛎、海鱼脊椎骨等遗物,提供了古人开发海洋资源的直接证据。距今约7300年—6500年的西营遗址为一处小型聚落,人骨分析显示出生活在这里的族群与中国南方、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壳丘头遗址属中型聚落,距今约6500年—5000年,遗址内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分区清晰,文化面貌显示出台湾海峡两岸存在文化关联。值得一提的是,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还发现了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

  “东花丘遗址和龟山遗址距今约4000年—3200年,其聚落等级高、规模大,仪式区、公共活动区、生活区合理布局,表明这一阶段沿海史前人群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以及手工业技术水平、精神世界表达均显示出新的文明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说,“湾仔头和内角两处遗址年代距今约5000年—3000年,出土陶器的陶色与纹饰表现出与菲律宾迄今发现年代最早(距今约4200年—4000年)的陶器存在相似之处。”

  相关专家表示,上述研究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