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是哈尔滨的名片,如果想读懂哈尔滨的故事,欣赏哈尔滨的色彩,最合适的时间莫过于冬天。冬日里,雪花纷纷落下,天地间银装素裹,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走进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更能领略哈尔滨的历史变迁与独特魅力。
远远望去,装饰富丽、雕刻细腻的西式建筑在皑皑白雪中格外醒目,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彰显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走近一看,这些建筑的墙面上有许多中国传统元素的浮雕与纹饰:多籽的葡萄和石榴寓意多子多孙;牡丹、梅花、荷花和海棠象征着富贵吉祥;盛满奇花异草的花篮生机盎然;松树下的梅花鹿寄托着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这些精美的雕花图案将西方装饰手法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元素相融合,显示出独具匠心的创意。
建筑是有形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记录着哈尔滨的往昔岁月。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规模城市建设随之进行。当时,哈尔滨南岗区和道里区很多地方被划定为中东铁路附属地,成为外国人聚居区;道外区的傅家甸等地则在中东铁路附属地以外,成为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闯关东”移居者投奔亲人、开店谋生的聚居区。
随着人气聚集,傅家甸老街上逐渐建起会馆、票号、商行,成为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商贸中心。那时,道里区建起了“中国大街”,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中央大街。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央大街作为东北地区外国人与社会名流的聚集地,大街两侧建有很多欧式建筑,汇集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
道外区的民族工商业者效仿这些建筑,选择富于装饰的巴洛克风格,并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思与手法,建起喜庆吉祥的本土化“小洋楼”。这些建筑临街一侧的外立面是巴洛克风格,内部空间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院落,连点成片,逐渐形成建筑群落,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来参观。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到这里参观时,提出以“中华巴洛克”命名这种“混搭”的建筑风格,这一叫法逐渐流传开来。
如今,在上海、天津等地,依然零星分布着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单体建筑,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内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集群。
位于南头道街113号的建筑,是中华巴洛克精美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这栋楼建于1920年,明黄色搭配灰色制成的浮雕装饰明丽,引人注目。入口处拱门上方的额坊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蝙蝠和祥云图案,两根单倚柱向上延伸,柱上装饰着中国结图案,菊花浮雕点缀其间,更显华美。经过拱门走进院落,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格局映入眼帘,这种多层楼围合而成的四合院,被哈尔滨人称作“圈楼”。
“圈楼”里有天桥、天井和回廊,只有临街的一面对外开门,形成店面。店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院内则是私人住宅或者工厂。20世纪30年代,南头道街113号是生意兴隆的“同义庆百货店”,这座气派的建筑折射出昔日的繁华。
漫步于街区,连排而挂的大红灯笼吸引了我的目光,温暖的红色灯光静静照耀着老街,与地面的白雪彼此辉映。“老鼎丰”“张包铺”“砂锅居”“六合顺”……在这里,各种老字号美食云集,很多店前都有人排队等位,素不相识的人们因美食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为老街增添了人气和人情味。
老街上,既有草编、面塑、吹糖人等传统手艺表演唤起人们儿时的记忆,又有文创工坊、画廊咖啡等新业态吸引年轻人驻足。落雪时分走读“中华巴洛克”,让人不禁感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色彩之多元、故事之丰富。作家迟子建在谈及哈尔滨的老建筑时说:“它的姿态很像一个内穿旗袍、外披斗篷的女郎,不脱娴熟典雅的韵味,却又难掩华丽叛逆的气质,别具魅力。”我想,来这里感知和触摸哈尔滨,一定能收获关于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