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归侨艺术家瞿弦和:

声入人心 情达远方

吴 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25日   第 06 版)

  “我父亲很喜欢音乐,他给姐姐和我取名弦音、弦和。弦和这个名字注定了我一辈子与艺术结缘。”瞿弦和是著名演播艺术家、话剧演员和主持人,在国内许多重大文艺演出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演播和朗诵过各类作品千余篇,他的声音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听众观众。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瞿弦和被中国侨联、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1944年,瞿弦和出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南端的楠榜省,后来随父母到新加坡生活。他回忆道:“我爸爸妈妈那时都在华校教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家人于1950年回国并定居北京。”

  1965年,瞿弦和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主动申请去青海工作。“怀着满腔热忱,我坐上从北京开往西宁的火车。在青海省民族歌舞团和青海省话剧团工作期间,我几乎跑遍了青海各州县,还常常骑马深入偏远地区为农牧民表演。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一生受益。”瞿弦和说。

  1973年,瞿弦和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工作,后来被推选为团长。在担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的30年间,他带领全团演职员创演了《赵武灵王》《特别记者》等优秀剧目,将一场场文艺演出送到矿区。他说:“那时我们经常在井下演出,虽然条件艰苦,但看到矿工兄弟们的笑脸,大家都感到很幸福。矿工兄弟亲切地称我们为‘一支不拿风镐的采煤队’。”

  在瞿弦和心中,参演《黄河大合唱》是他最重要的艺术经历之一。“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精神振奋!”瞿弦和朗诵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气磅礴、直抵人心,感染了无数听众观众。

  瞿弦和介绍,《黄河大合唱》共8个乐章,其中只有第三乐章为诗朗诵,此前乐团都不演出该乐章。1986年,因为要制作完整版《黄河大合唱》唱片,指挥家严良堃邀请他来朗诵第三乐章。“我仍记得词作者光未然听完我的朗诵后,含泪握着我的手表达谢意。”

  瞿弦和曾带领国内文艺团体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他看来,中国的歌曲、话剧、杂技等艺术形式在海外都很受欢迎,中华文化“走出去”时要兼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形式的多种多样,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如今,已经79岁的瞿弦和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瞿弦和说,有很多年龄相仿的老归侨几十年来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虽然退休多年,但我还想为文艺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继续用声音陪伴听众观众。”

  (据中新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