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国品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玩具创新要植根文化土壤(品牌论)

康 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11日   第 10 版)

  在“盼望长大的童年”,是发条青蛙、弹珠、纸飞机还是四驱车、变形金刚、溜溜球,陪伴了一年又一年,见证着成长足迹?说起童年玩具,每代人都有不同的温暖记忆。从粗糙的人偶模型,到能眨眼的芭比娃娃,再到可以通过编程私人定制的智能玩偶;从用嘴“哈”一口气就能起飞的纸飞机,到摆在桌上的飞机模型,再到能精准操作的无人机……科技进步和商业变迁把玩具产业竞赛带入新的阶段。

  今天,玩具已不仅是儿童的“天使”,也是帮助成年人排解压力、收获快乐的“伙伴”。消费群体的扩展,为玩具产业带来更广阔市场,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玩具出口是中国外贸的一棵常青树,全球七成以上的玩具都在中国生产制造,但国产玩具品牌的声量与产量并不相称。

  玩具品牌的茁壮成长需要文化产业的充足养料。说到底,玩具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玩具品牌的发展与文化产业整体态势息息相关。男孩们无法拒绝“擎天柱”“威震天”玩具模型,源于《变形金刚》影视作品的深刻烙印;《星球大战》衍生周边卖出400多亿美元,底气来自IP的强大影响力。

  近年来,国产玩具紧紧抓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难得机遇:年初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带火了52TOYS联名的笨笨变形机甲玩具,也让徐工集团的联名款工程车辆模型收获一波拥趸;三星堆考古盲盒、泡泡玛特潮玩等玩具同样依靠大IP“圈粉”无数……IP+衍生品模式拓展玩具行业的想象空间,不断点燃玩家的热情,但这也对品牌运营提出更高要求,考验着国产玩具品牌的耐力与恒心。

  一味模仿无法塑造品牌。拿积木类玩具来说,“如果有足够的积木,就可以建造飞机、房子甚至整个世界”。作为玩具头部品牌,乐高之所以让玩家“上头”,源自其极富想象力的玩法。在乐高玩家手里,除了按说明书一板一眼地复刻某种模型,还能驰骋想象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世界。1∶1复刻、用超百万块乐高积木打造的布加迪威龙跑车,可以开上马路演绎“速度与激情”,令人惊叹。标准化设计和多样化产品线,给乐高积木带来无限变化的能力,持续吸引玩家探索想象力的边界。

  以往,有些国产积木品牌盲目跟风,结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有国产品牌从传统榫卯工艺中找到灵感,古建、人偶、家具、火车、坦克、军舰、飞机……丰富的产品形态无不以基本的榫卯构件打造,让玩家用传统“营造法式”创造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既考验动手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普及传统建筑文化精髓,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式积木叫好又“叫座”,塑造了鲜明的品牌形象。

  玩具古已有之,并非现代人专利。从自制玩具到追求精品,小小玩具的变迁浓缩科技进步的伟大历程,承载人类文明演进的厚重历史。背靠完整产业链条,根植丰厚文化土壤,面向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抓住玩具的本质搞创新,在玩具发展这部“微缩版”的人类文明史中,国产品牌必能留下更精彩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