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之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8月0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

合作社叩开致富门(走特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03日   第 10 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近年来,英吉沙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订单统一管理

  走进英吉沙县倩丽服装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工人们在生产车间忙碌着。

  2019年,中交集团援建的倩丽服装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在合作社里,女工米热班古丽·色麦尔练就了一手缝纫绝活。“我小时候家里贫困,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脱了贫。现在我有了不错的收入,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米热班古丽·色麦尔高兴地说道。

  倩丽服装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各类纺织服装加工机器设备500台。各合作分社在联社总部的统一调配下实现订单集中管理、技术统一培训、品质统一控制,年生产能力达500万件。

  合作社负责人谷志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倩丽服装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计划进行股份制改造,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谷志军说。

  发展配套产业

  在英吉沙县依格孜也尔乡,记者来到另一家合作社——古丽克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殖种类繁多,有牛、羊、鸽子、火鸡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西蒙塔尔牛。

  依格孜也尔乡党委书记穆振超向记者介绍,2020年,合作社购买优质品种的西蒙塔尔牛69头,经过2年的繁育养殖,目前合作社已有300余头牛。

  今年为了更好发展养殖产业,依格孜也尔乡尤喀克霍伊拉一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起了配套产业:种植青贮玉米70余亩,销售给古丽克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利用青贮窖粉碎发酵、存储过冬饲料,降低养牛的饲料成本。

  “各类特色合作社叩开了村民的致富之门。”穆振超说。

  延伸产业链条

  今年6月,位于英吉沙县英也尔乡荒地村的舒特润奶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开业运营。在加工车间内,只见原料乳预验收、净乳、冷藏、杀菌、发酵等标准化制作流程有序进行。

  合作社负责人达伍提·萨迪尔说:“每天早上农民把牛奶送过来,一天能收400公斤牛奶,收完再进行酸牛奶过滤杀菌发酵等程序。”

  荒地村有养殖奶牛的传统,为进一步发展奶牛养殖业,经市场调研、征求村民意见,村两委依托“奶牛养殖+奶源供给+乳制品加工”发展思路,与8名入股村民打造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奶制品加工产业链,筹集资金建设了占地500平方米的酸奶加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口味酸奶,促进养殖业发展,延伸产业链。

  合作社还吸纳了村民就业,并与县城内各大商超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自开业以来,舒特润“老酸奶”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