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记者黄晓慧)7月24日,为期3天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国内外的近40位顶尖科学家,其中包括多位菲尔兹奖得主、各国科学院院士,围绕“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主题共谋创新、共话合作。
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要打造成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不能只盯着数学的应用领域,更要推动数学本身的基础研究。“没有数论、代数、几何等数学基础的强势,应用是做不出来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两个学科都很强,才能做成交叉。”他说。
对于上海的基础研究,丘成桐认为,长三角既有数学研究的历史沉淀,也有如今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应该吸引来自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学生和学者来沪求学和做学问。“基础研究关键是人才的引入。”丘成桐说,上海要积极打造适合做学问的环境,让学者可以发挥所长,能发展出自己的学问。
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目标,上海近年来不断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环境。在推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发展上,上海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牵头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完成高质量入轨运行。已建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加快推动国家基础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为开展前沿科学探索汇聚和培育顶尖的人才。
同时,上海以基础研究特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优化选题机制、支持方式和评价管理体系,给予科研人员长期稳定支持,并在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分人才类项目中率先实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学家更大的自主权。
论坛召开期间,与会的国内外优秀科学家与上海科学家开展了多场互动交流对话,以此构建科学家国际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上海数学研究的开放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