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4日,由中央统战部、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主办的“同心·共铸中国心”2023西藏昌都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走进昌都市一区十县,为广大藏族群众开展义诊巡诊活动。本报记者跟随由28名首都医疗专家组成的第十一团从昌都市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途经澜沧江和怒江,到达洛隆县城,记录下这场健康公益活动。
“到昌都义诊去”
“此次航班,我们迎来了最值得尊敬的旅客,那就是前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11个区县开展健康公益活动的‘共铸中国心’志愿者……”7月7日凌晨5时许,北京首都机场CA9681航班上响起这段乘务广播,来自北京200余家医疗单位的近500位专家、100多位志愿者就此踏上征程,奔赴3000公里外的西藏昌都。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是古时“茶马古道”的行程要地,也是如今西藏的东大门,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这里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7日中午,来自首都的医疗专家和志愿者团队抵达海拔4334米的昌都邦达机场。飞机落地后,大家换乘汽车,马不停蹄赶往昌都市。8日上午,“同心·共铸中国心2023西藏昌都行”在昌都市解放广场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和志愿者风尘未洗,顶着高原反应和长途颠簸的不适,分赴昌都市11个县区,开展疾病筛查、义诊巡诊、健康科普和爱心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公益活动。
“十多年前,我就知道‘共铸中国心’这项活动,却一直无缘参与。”第十一团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上地医院院长张宇对记者说,“这次很荣幸收到组织方的邀请,工作再忙我也要抽时间参加,到昌都义诊去,也是了却我的一个心愿。”
第十一团专家组此行的目的地洛隆县位于怒江上游,地处西藏东北部,被誉为“藏东粮仓”。这里平均海拔3700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农牧业资源。中午从昌都市出发,一路山高谷深,峰壑纵横,河流密布,到达洛隆县城时已是傍晚,近30名首都医疗专家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了为期近一周的义诊服务。
“琢磨怎样建立一条龙服务模式”
“‘门巴’(藏语,意为‘医生’)来了!”7月9日早上不到9点,昌都市洛隆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门口已经排起长队,人们或步行,或乘车,或骑摩托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您哪里不舒服?”“以前做过检查吗?”一到洛隆县人民医院义诊点,专家们换上白大褂,迅速进入状态。询问患者病史、量血压、把脉、做检查、开药方、发药品……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甚至顾不上喝口水。
翻开第十一团医疗专家组名单,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格外引人注目——该院一口气派出了5名专家参加此次活动,由副院长曹炜带队,团队成员包括原副院长赵勇、心内科主任霍艳明、党办副主任刘劲松、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彬,一行5人均为主任医师。
“西藏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医疗基础较薄弱。我们医院本身就长期对西藏那曲市聂荣县藏医院进行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已经先后派出了十批援藏干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李浩表示,“这次‘共铸中国心’活动主办方邀请我院参与,我们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针对当地高发的大骨节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我院结合自身特色,派出了风湿免疫科、骨科、内科、呼吸科等学科的骨干力量,希望能更好地帮助藏族同胞解除病痛。”
“以前我们医院有不少专家以个人名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刘劲松说,这次以医院为单位派出专家组,明显感觉到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
“别担心,除了吃药,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康复训练,对你的恢复会有帮助。”在义诊现场,记者看到,曹炜正向患者示范可自行训练的康复动作。
曹炜介绍,受高原高寒的地理环境影响,这里风湿、类风湿疾病、骨关节病比较高发,“看到这里一些患者的骨头已经变形,特别心疼。我们发现,这里其实有免费进行关节置换的好政策,可惜,有的患者置换了关节,后续的康复没有跟上——只要关节不疼了,他们很快就去挖虫草、爬山,这非常不利于后期的康复。我们正在琢磨怎样建立一条龙服务模式,让当地老百姓从疾病诊断到手术再到后续康复,都能得到系统的治疗,从而更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生怕对不起他们信赖的眼神”
“我躺不平、胸闷、呼吸困难。”在医生的再三询问下,腼腆的桑丁加措终于说话了。
7月11日,在洛隆县康沙镇卫生院,北京市清华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新辉遇到一位脊柱畸形的患者桑丁加措。
“明明是16岁的孩子,看起来却只有7、8岁的样子。”张新辉说,脊柱畸形一般分为3种类型: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和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桑丁加措属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症状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出现脊髓压迫,甚至导致瘫痪,同时还会影响心肺功能。
“他必须做手术。”张新辉找到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了桑丁加措的病情,“他16岁了,再不手术就没机会了。”
组委会详细了解了桑丁加措的情况,基本确定他可以通过基金会的专项到北京接受治疗。
“你的畸形程度比较严重,年龄也偏大,再拖下去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引起重度呼吸困难。”张新辉一边向桑丁加措介绍病情,一边安抚他的情绪,“别哭,你到北京做手术,手术可能不会一次解决问题,治疗和康复的时间也可能相对漫长。虽然过程会比较痛苦,但你要努力克服恐惧,这是你未来的希望。”
“其实,孩子的病早就筛查出来了。2017年,北京的专家还特意打电话邀请孩子到北京治疗,但当时家人怕手术会有风险,就放弃了治疗。”桑丁加措的父亲曲央勒珠说,“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脊柱畸形也肉眼可见地增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我们知道在这里治不了,希望北京的专家帮我们解决这个大困难,今天总算是心想事成了!感谢大家,这次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抓住机会治疗。”
不怕山高地远,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把自己的医疗技术提供给最需要的人,是张新辉参加公益活动的初心。这次在洛隆开展义诊,张新辉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义诊期间我特别小心、谨慎,生怕耽误这些藏民的治疗,生怕对不起他们信赖的眼神。这次能为他们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我感到很欣慰。”
“不到这里很难体会到这种感情”
“嘎苏徐!嘎苏徐(藏语,意为‘欢迎’)!”7月10日,在洛隆县腊久乡卫生院,热情的藏民夹道鼓掌欢迎,表达对专家们的热切期盼。
“不到这里很难体会到这种感情。”看到藏民们热烈欢迎的场面,北京市密云区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艳非常感动,“看到藏族百姓那么热情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回去后,我要和身边人分享此行的经历,告诉他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为藏族人民服务!”
在一个个医疗团队,在一个个义诊点,不同的时间、地点,有着一幕幕相似的感人场景:在洛隆县人民医院,专家们从早晨一直忙活到午后1点多,看到超声室排队的患者还有很多,张宇坚持给患者仔细做完超声检查再去吃饭,在他看来,这是医生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当天下午快3点他才吃上午饭;在腊久乡,为了多看几个患者,专家们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在新荣乡卫生院,得益于义诊活动的开展,困扰朗加妈妈多年的腰腿疼得到了专家的诊断,可以对症下药了;在达龙乡卫生院,原本不大好意思看妇科病的妇女们经过专家的宣传教育,认识到了“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第十一团3个小分队的医疗专家们先后分别在洛隆县人民医院、县丰收广场、马利镇、腊久乡、玉西乡、白达乡、康沙镇、硕督镇、新荣乡、中亦乡等地进行义诊,为当地3000余名各族群众进行疾病筛查、健康科普、捐赠药品等,其间还开展了6场健康讲座,带教查房超过12场。各医疗团队克服困难,在与高原反应的抗争中,用妙手仁心和真诚热情服务各族群众。
活动期间,洛隆县和各乡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帮忙翻译、维持秩序,他们的全力配合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有需要我还来”
青稞酒,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热情的锅庄舞……初来时,淳朴的藏民们用最高礼仪迎接专家团;临别时,当地群众也用最诚挚的祝福表达依依不舍。
据介绍,本次活动在昌都市11个县区140余个乡镇共计义诊52661人次,巡诊99人;开展讲座73场,带教查房41场,座谈83场;手术开展3台(1台胆结石、2台唇腭裂),慰问低收入户90户,开展健康论坛17场;开展小儿先心病筛查1979人,确诊38人;包虫病筛查246人,符合手术18人;骨科相关疾病筛查36人,适合手术救助9人;胆结石筛查148例,符合手术36例;唇腭裂筛查28例,符合手术10例;6岁以下耳蜗疾病筛查3例,全部适合手术救助……
今年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健康公益活动发起15周年。该活动已先后组织3000多家医院、超过20个专业学科的3.2万名医疗专家深入涉藏州县开展大规模健康公益帮扶工作,累计为16个地市州200多万人次的高原各族群众提供医疗志愿服务。本次活动结束时,不少医疗专家表示“如果有需要我还来”“希望这项公益活动继续办下去”“希望我们各族群众共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