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七国集团(G7)和欧盟正在酝酿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与此同时,捷克、波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德国和瑞典等欧洲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继续爆发“外交官驱逐战”。分析指出,俄欧之间整体博弈再次升级,给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前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俄欧关系进一步恶化
近日,西方国家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的消息不时传出。
据彭博社报道,即将在5月举办的G7峰会上,“加大限制俄罗斯经济影响力”将是一个关键议题。G7官员正在讨论进一步扩大制裁范围,重点是“近乎全面地禁止对俄出口”。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计划将“颠覆制裁模式”:根据现行模式,“除非某一领域遭到制裁,否则所有出口都是被允许的”;而拟议中的提案将规定,“除非某一领域获得了出口豁免,否则所有出口都将被禁止”。
对于G7的这一举动,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回应称,如果G7采取行动禁止对俄罗斯的出口,俄方将以终止黑海运粮协议作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粮食协议和欧洲所需的许多其他商品往来都将终止。
欧盟也在着手推出加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的措施。欧盟委员会负责金融事务的委员玛丽德·麦吉尼斯日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正在酝酿对俄罗斯实施第11轮制裁,重点将针对俄罗斯回避现行制裁采取的措施。
4月25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规定“如俄罗斯、俄罗斯法人或自然人的资产因外国对俄采取的不友好行动而在海外被扣押或限制,则俄方将对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实施临时管理”。该法令还显示,俄方已对两家外国能源公司在俄资产实施临时控制。
在欧俄双方制裁和反制裁不断拉锯的同时,双方的“外交官驱逐战”仍在继续。综合外媒消息,近来,捷克、波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德国和瑞典等国相继宣布驱逐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作为反击,俄罗斯也驱逐了对应国家的外交官。
“俄欧之间的博弈已从政治战、经济战扩展到外交战,标志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俄欧在各领域的对抗和较量更趋激烈。”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俄欧互信缺失严重,随着欧洲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并对俄罗斯实施10轮制裁,双方关系已经没有可压舱的东西,几乎处于脱缰的状态。
欧洲举动背后有美国影子
制裁给欧盟自身造成巨大的反噬效应。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多轮经济制裁,导致欧洲各国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民众购买力下降,家庭消费水平走低。制裁的反噬效应也令欧洲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导致欧洲工业产出下降,自身经济衰退风险明显增加。
“互相驱逐外交官是欧俄之间在乌克兰战场之外开展的政治博弈的一部分。”严少华表示,原因与俄欧之间日益加剧的不信任感有关。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僵持不下的局面下,俄欧双方都可能基于安全理由限制正常的外交联系。对欧洲国家而言,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是对俄进行外交制裁和政治孤立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加大对俄制裁力度,还是驱逐俄外交官,欧洲加剧对俄紧张关系的举动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是唯一的“制裁超级大国”。美国的制裁不单针对被其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家,还有针对和这些国家有来往的第三方实施的“长臂管辖”。美国“欧亚评论”新闻网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就以“帮助莫斯科逃避制裁”为由制裁了20个国家的数十家实体。G7正在讨论的全面禁止对俄出口问题,再次涉及“二级制裁”。据报道,为解决第三方规避制裁的问题,G7将继续向其他国家施加外交压力。
彭博社分析指出,美国以为制裁是“重塑”其他国家的低成本妙招,实际是黔驴技穷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的做法,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反感。
第三方斡旋促谈呼声增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国家除了不断加码对俄制裁,已经没有更多的手段来对付俄罗斯。不过,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10轮制裁,制裁效力正在不断减弱。尽管欧盟禁止了超过1350亿欧元的双边贸易流动,但俄罗斯经济从去年7月开始,就一直呈现正增长态势,俄官员预计,今年的GDP将增长1%至2%。
对于G7酝酿的对俄制裁新措施,外媒对其可能的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彭博社报道称,即使这一提案在5月G7峰会上获得通过,具体实施时也可能存在障碍,特别是在欧盟方面。新提案要想在欧盟生效,必须得到所有欧盟成员国的采纳。而欧洲企业仍在向俄罗斯出口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品,因此出口禁令可能会遭到强烈反对。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直言,切断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是“不愿在战场上与俄罗斯交锋的西方国家敢于挥舞的最有力武器”,但它们使用得有些过于“残酷”,以致伤到了自己。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586亿欧元,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进口额高达2034亿欧元,而出口额却只有552亿欧元。分析认为,这表明如果俄罗斯宣布特别限制措施,将会对欧盟国家的出口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据《金融时报》报道,大多数欧盟官员认为,目前欧盟还未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领域是欧盟成员国无法割舍的。因此,新增的制裁条款大概率将无法通过。
据埃菲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竞争和反垄断事务专员玛格丽特·韦斯塔格日前表示,欧盟预计乌克兰危机不仅会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改变欧盟的贸易模式,从长远来看亦是如此。欧盟将改变其原材料的来源并促使其实现多样化,而不是过于依赖俄罗斯。她还预测,无论乌克兰危机结果如何,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未来仍将保持冷淡状态。
俄连塔网报道称,今年以来,奥地利、荷兰、挪威等国相继对俄外交人员采取过驱逐举动。这些都将显著压缩俄欧保持对话沟通的空间,后续若出现更多反俄举措,俄欧将面临更激烈对抗。
“俄欧较量日趋激烈,直接对话的空间非常有限。”闫瑾认为,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斡旋促谈的作用凸显。当前,国际社会已有不少国家发出第三方斡旋促谈的呼吁。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积极劝和促谈,是破解俄欧关系困局的重要力量。
据路透社报道,4月26日,在访问西班牙时,巴西总统卢拉再次呼吁国际社会携手调停乌克兰危机,通过对话解决乌克兰危机,让更多国家参与到这一构建和平的进程中来,成立一个由不参与乌克兰危机的国家组成的“和平小组”。此前,在结束访华之行后,卢拉就曾表示,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上,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美国必须停止煽动战争并开始谈论和平,欧洲也需要释放善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