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4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02年迄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已逾20年。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结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动态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保护和推广农业遗产在哪些方面获得成功?

李海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17日   第 11 版)

  在中国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鱼为水稻提供肥料,水稻则为鱼类提供庇荫和食物,形成高效而节约的生产方式。

  图为秘鲁妇女在出售生产的藜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秘鲁“库斯科-普诺走廊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增加了作物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图为意大利农民在索阿韦的葡萄园中采收。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索阿韦传统葡萄园”中,葡萄种植者必须人工采摘葡萄。除棚架外,农民还在斜坡上垒石筑埂来标记道路、建造梯田。

  在坦桑尼亚“欣布韦朱基哈姆巴农林遗产地”中,最上层的植被结构由茂密的树木组成,提供树荫、药物、饲料、水果、薪柴和木材;林下种植多种香蕉,香蕉树下种植咖啡灌木,咖啡树下则种着多种蔬菜。图为当地部落的农民在采摘蔬菜。

  受到全球关注

  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这一倡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农业可持续管理的基础。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6个国家选择了5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保护试点。截至2023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已认定74个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全球五大区域24个国家。

  “获得‘GIAHS’认定的系统属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反映了人与环境错综复杂的关系。该独特计划选取珍贵系统及其相关景观、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系统和文化进行保护,同时提高生计韧性,并实施动态保护策略。” 在介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这样强调。

  长期实践证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全球各地受到欢迎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7月,在中国浙江省青田县召开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中方在大会上表示,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功能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形态农业文化遗产交流互鉴,携手构建世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的美好未来。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成功案例,反映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突出成果。

  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吸引社会更广泛参与,以更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努力方向。

  面对耕地少,地形陡,气象灾害多的农业背景,在日本德岛县西阿波地区,居民成立了伊亚山谷生产合作社,垦殖废弃农田并开始发展小规模商业化黍类生产,这吸引了各个领域人士前来参与。在秘鲁库斯科-普诺走廊,安第斯高原的农户沿用传统的轮作种植方法,避免土壤耗竭和资源过度开发,选择播种时间以减少气候风险。作为农业遗产项目,当地利用“库斯科-普诺走廊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加强传统知识的代际传承,调动农户中的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积极参与;当地还成立多个女性活动团体以促进女性在农业遗产中的作用。库斯科地区农民代表塔帕拉这样介绍。

  在欧洲,以农业遗产提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受到人们关注。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奥尔塔历史灌溉系统”延续了当地水法庭、位于康普顿大街的农产品市场等历史遗产,再配合当地农业遗产地管理机构和巴伦西亚市食品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行业间的合作,促进自身发展及社会服务。“由于靠近城市、价值链较短且消费本地农产品,奥尔塔地区保障了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农户马尔万也是当地的巴伦西亚农贸市场的一名商贩。他说:“事实证明,这项农业系统在应对危机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近年来遇到各种灾害时,我们这里的农村地区就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产品更多样 品质更生态

  在阿尔及利亚的瓦德绿洲,农户在北非的沙漠中种植枣椰树进行防风并由此形成绿洲。现在,当地的农民继承了这些传统,利用“瓦德绿洲农业系统”保护农产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日本西阿波地区的各种小众作物农产品已获得品牌认证。这些农业遗产地的美食,成为农民适应环境和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支柱。德岛县剑町农民矶谷滨子说:“人们说,日本的农户能制作‘百种产品’,所以我们几乎什么都去做。这里生产的所有东西,包括卷心菜和胡萝卜,都很美味!”2011年,坦桑尼亚的“欣布韦朱基哈姆巴农林遗产地”成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欣布韦朱的农户种植咖啡。通过培训,学习作物改良以及综合治理有害生物,当地开展有机咖啡种植,使得遗产地的咖啡获得了有机认证,进入有机咖啡市场。“我们一度使用强力农药,但项目开始后改变了这一做法。整个村子无人使用化学农药,大家都使用天然农药,这也是我们从项目中得到的收获。” 咖啡种植者、当地乡村议事会成员及妇女组织主席坎蒂塔说。

  提升了乡村生活水平

  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品牌赋能、增加保护措施等发展途径,使得世界各地的农业遗产地变得“山美,水美,人更美”。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名气越来越大。这一延续千年的生态农业模式,带动了许多在外“打拼”的人回乡传承创业。当地的农户伍丽贞开办了全县第一家“渔家乐”,实现年收入超过5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当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修建,建立了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从厄瓜多尔归国的华侨杨小爱在青田县方山乡邵山村开办了农遗主题酒店和“方山谷国际农遗研学营地”。

  在坦桑尼亚欣布韦朱基哈姆巴农林遗产地,当地人利用农业景观吸引了游客,开设咖啡销售点,促进了旅游收入。阿尔及利亚瓦德农民出色地进行了绿洲防风管理,创建了更多的“人造绿洲”,成为沙漠中珍贵的“风水宝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也成功吸引了消费者关注,目前绿洲椰枣的售价是普通农作系统椰枣的3倍;绿洲成为当地开发的旅游线路和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贡献有益的经验

  “‘GIAHS’是知识和实践的宝库,能够为当今诸多全球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联合国粮农组织这样介绍。

  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国家之一,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迄今,中国共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2012年开始,中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迄今共认定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5年,中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旨在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别培训班。2022年7月,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上,中方宣布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启动总额为300万美元的第二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为1000名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推动在华设立能力建设参考示范中心。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经验和实践,已为国际社会学习和借鉴。通过“南南合作”中国稻田养鱼技术介绍到尼日利亚。在中国专家的协助下,当地稻米和罗非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提升了食品供给,改善了当地人生活。这一成功经验随后又推广至塞拉利昂、马里等非洲国家以及东南亚、南亚、欧洲、美洲地区。2014年,中国“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和法国勃艮第葡萄园“联姻”进行“GIAHS”机制性合作。墨西哥的传统架田农作系统与江苏兴化的垛田系统有很大相似性。2016年,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又与中国江苏省兴化市签订《农业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备忘录》,学习中国的相关经验。一年之后,“墨西哥城奇南帕人工浮岛农业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融合更多类型的文化遗产

  在介绍上述成功案例时,屈冬玉还呼吁继续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重要性的认可,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提升国家、地方机构和基层农民的能力,提升对“GIAHS”的管理水平,以可持续方式创造经济价值。

  屈冬玉还强调,将继续推动对“GIAHS”的整体系统保护,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他表示,联合国粮农组织坚信,推广和增强可持续农作方式,并结合传统知识与创新,将发挥关键作用。这将有助于维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全球范围内帮助25亿农业人口提高韧性。

  农业文化遗产源自于农民,其保护与发展也要靠农民。中国的文化遗产领域专家提出,依靠农民把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乡村振兴,这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类型间的融通合作,也是社会关注的方向。“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的鱼灯舞,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涉及的制作技艺,也于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GIAHS”本身具有系统性和活态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重要构成内容。“非遗”保护提倡“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与现代日常生活的融合。“非遗”领域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活态、活跃的阐释和保护形态,都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可以互鉴的融通机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链接)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文照片均来自世界粮农组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