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学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4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界关注昆明作家群

本报记者 张鹏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13日   第 07 版)

  近年来,一批云南籍作家引发文坛关注,他们以带有民族和地域色彩的文字,为当下中国文学版图增添了一抹亮色。4月3日,由中国作家网、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从西南崛起——昆明作家群北京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多位学者和评论家对张庆国、陈鹏、半夏、包倬、祝立根、胡兴尚6位昆明作家的创作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点评。学者、评论家与作家充分互动,彰显了创作与评论的双向赋能。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致辞中说,6位昆明作家是从西南崛起的云南作家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庆国的创作体量丰厚而庞大,是一位“贯穿式”的实力派作家;半夏关注山川风物、鱼虫草鸟等一切大地上的生命,在当代散文和非虚构创作中独树一帜;陈鹏的作品充满了实验性和形式感,像匕首般敏锐;包倬的创作体现出一种幽默感和对现实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对一闪而过的瞬间迅速进行美学审视和文学升华;诗人胡兴尚和祝立根对七彩云南展开充分的诗意想象,作品特色鲜明。

  张庆国的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曾热衷于先锋写作。他坦言,年轻时总是雄心勃勃,希望写出伟大的作品。不过近几年,他的文学观发生了转变,作品更多地“落在实处”。他的长篇报告文学《犀鸟启示录》获得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研讨会上,张庆国带来《马厩之夜》《如鬼》《黑暗的火车》3篇小说。评论家徐可点评说:张国庆融合了诗人、小说家和学者的气质,他的写作沉着、用心用情、技巧娴熟。其中,《马厩之夜》是一部指向历史深处和生命本身的文本,在叙述方式上具有很强的个性与探索性。

  云南是一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它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不可分离。彝族作家包倬的作品就有着强烈的地方性。评论家张莉认为,包倬致力于探寻少数民族的精神意志,不回避自身的地方性和少数民族身份;他的作品同时又具有现代性内核,探索超越民族的现代人精神境况。作为家园意象的“阿泥卡”村出现在包倬《双蛇记》《沉默》等许多作品中。“可以说,‘阿泥卡’是包倬的文学之乡。”张莉评价。

  与包倬相比,陈鹏离开了“阿泥卡”,离开了西南,他的写作引入了一种世界气象。评论家丛治辰读《麋鹿》时,没有想到故事竟然发生在巴黎——一个远离昆明的遥远地方,“这似乎告诉我们一个从昆明出发的作家可以走到世界去”。

  半夏走进旷野、荒原,观察虫子、深入自然、观照万物,这样的观察持续了五年半,形成了《与虫在野》这本书。评论家陈涛评价说,所谓自然写作并不仅仅指向叙述或写作技巧,更多是把人放到自然中。在文学中,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跟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半夏的《与虫在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诗人、学者西渡认为,“云南是适合写诗的一片土地”。祝立根、胡兴尚两位诗人都受惠于这片土地,他们秉持一种朴素的、直觉的自然哲学,这种自然哲学不仅体现在处理自然题材上,同样体现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上。相比之下,胡兴尚的诗比较克制、内敛、集中;祝立根的诗则写得更铺染。

  昆明市文联主席陆毅敏介绍,此次研讨会旨在推动昆明文学高质量发展,鼓励本土作家聚焦云南和昆明人民的生动实践,展现新时代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