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重返中国舞台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03日   第 07 版)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国家大剧院供图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随着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涉外文化交流逐步恢复,国际名家名团近日陆续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继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扬·沃格勒之后,3月27日晚,国际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亮相国家大剧院。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重返中国舞台,不仅是积极响应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加强两国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文学、艺术机构交流交往”的重要体现,也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又一艺术盛事。

  对国内乐迷来说,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这对“黄金组合”再熟悉不过,他们与国家大剧院所建立的深厚友谊已成为业内一段佳话。2007年12月,捷杰耶夫亲率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家们来到北京,以鲍罗丁歌剧《伊戈尔王》为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作揭幕演出。此后,捷杰耶夫先后9次率领乐团到访国家大剧院,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他“姐夫”。

  此次,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继续为观众带来分量十足的曲目。3月27日晚,音乐会在正曲开始前,乐团首先加演了《红旗颂》,随后奏响了普罗科菲耶夫最独树一帜的第一号交响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以及柴科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悲怆”。在捷杰耶夫如魔法一般的指挥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展现了世界顶尖乐团的实力。

  接下来的3天里,捷杰耶夫还与乐团带来了西方古典音乐史中极负盛名的经典曲目,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以及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等作品。

  谈及演出曲目,捷杰耶夫说:“我们不仅带来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也遴选了其他俄罗斯作曲家的精品力作。除此之外,还带来与乐团有着深厚渊源的欧洲作曲家作品,这也是我们非常擅长的强项。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大多闪耀着多国文化交流共融的光芒。”

  捷杰耶夫表示:“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伟大的作曲家往往都到访过很多国家,博采众长。能够在这次演出里同时呈现不同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我认为这就是文化交流最美好、最精彩的样子。”

  除了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执棒4场交响音乐会,3月28日上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特别为青少年艺术爱好者安排了一场公开排练,曲目为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五交响曲》。这部作品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历史渊源深厚。作曲家在完成其德国首演后,第一时间就将作品带到马林斯基剧院,并由他本人亲自指挥演出。可以说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亲证了这部作品的诞生。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们一起进行了观摩,收获颇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尹炯杰表示:“乐团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对经典文献的高度熟稔,令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这是一支俄罗斯乐团演绎的德奥交响曲,乐团各个声部的音色质感,包括木管和铜管的融合、弦乐细腻的表现力,都让我感到这支乐团能够驾驭多元的艺术风格。”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打击乐专业高二学生李小飚说:“这次公开排练,让我见识到了国际指挥大师对待音乐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世界名团的排练。”

  对于时隔3年多再度与中国观众和青年艺术爱好者交流,捷杰耶夫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他表示,此次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在表演领域的高水平合作,将使两国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拥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未来马林斯基剧院将与国家大剧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在联合制作方面和芭蕾舞、歌剧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潜力。

  据国家大剧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继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后,国家大剧院还将迎来更多国际名家名团名作。5月9日至11日、5月14日至17日,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钢琴独奏音乐会将在7天内上演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5月21日,法国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将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5月29日至31日,维也纳交响乐团将连演3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