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中,满头白发的陈望道仿佛重新回到了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的老屋。1920年春,29岁的他在这里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成中文。屋舍桌凳和油灯依旧,他感慨万千……这是正在上映的影片《望道》片尾的一组镜头。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问世以来,全球先后出版约150种文字、近3000种不同版本。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一个印刷所正式问世,《共产党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影响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和革命先驱。陈望道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之一,也是思想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生平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亲友、学生的事迹娓娓道来,讲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有志者坚守真理与信仰的故事。
导演侯咏介绍,主创团队在开拍前做了许多功课,他本人寻找、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光是相关文献和书籍就有两大箱,网上下载的文章有近百篇。他还和主创们一起上党史课,去上海《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复旦大学资料馆等地走访。这些工作使主创感知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影片中人物的气质,“为电影创作找到了支点”。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废寝忘食,误把墨汁当糖蘸,留下“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的佳话。这场戏是影片的重中之重。起初摄制组没有用真墨汁,而是用蜂蜜、食用色素等调制了道具墨汁,但实拍时发现效果不好。刘烨主动提出用真墨汁,墨汁有刺激性味道,但他强忍不适,在现场做了多次尝试,断断续续吃了23个粽子,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表现方法。虽然好几天嘴里都有墨汁味儿,舌头发黑,但他觉得很值得。
刘烨说,陈望道有两点非常吸引自己,一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毕生坚持,二是爱憎分明。陈望道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校长,表情、仪态常常很严肃庄重,但跟学生在一起,他总是笑得很开心,刘烨觉得“这是因为爱”。影片也表现了陈望道的“憎”:面对反动派,他多次不顾自身安危去保护学生们,那时他的愤怒“仿佛一点就炸”。刘烨非常喜爱和敬佩陈望道:“他的才能丰富多面,他不但是革命者、学者,还能文能武,擅长演奏多种乐器。”影片中有一场陈望道打拳的戏引人瞩目: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遇到难点,他就去练拳。苍翠山坡的大岩石上,白衣飘飘的陈望道把一套拳打得行云流水又刚健有力,最后是一个稳稳的“金鸡独立”。这时他脑海中忽然灵光闪现,马上往家跑,提笔写下了自己满意的译法。
摄制组特意招募了多所大学的学生饰演片中的学生,这样的群演让影片中的青春群像格外具有跨越时空的动人力量。同学们一起唱《送别》送别被迫辞职的校长经亨颐和陈望道等老师的那场戏感人至深。现场拍摄时,同学们的歌声一起,侯咏感到自己心里顿时涌起一股热流。“电影里这些年轻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深深打动了我。影片渗透了我们对革命者和先贤的崇敬,希望观众们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