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是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源地,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大谋士范增、“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姚鼐、甘肃布政使汪志伊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不过我对桐城印象最深的却是大名鼎鼎的“六尺巷”。
出租车几经辗转,将我们载到了六尺巷景区。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右边是一个小院落,门庭为徽派建筑,灰砖、青瓦、白墙,透着徽派建筑的美学特色。门楼上写着一副对联,“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横批是“文都桐城”。门口的左边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牌坊后面一眼望去,是一个不是很长的小巷子。朋友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是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小巷,巷子两侧为光滑的灰墙,墙顶覆以灰瓦,灰瓦下衬一节白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巷子的地上铺着细长的鹅卵石,巷口右面立着一通文物保护碑,正面镌刻着三个大字:六尺巷。巷子不是很幽深,一眼可以瞧见尽头的景物。巷子墙顶爬满了爬山虎之类的植物,两侧院墙内的树木高大林立,树干高高地伸展出来,在小巷的上空形成了完美的遮阳伞。
游人不多,我和朋友慢慢走进小巷,踏在光滑而斑驳的鹅卵石上,抚摸着灰砖砌成的院墙,竟有一种在时空隧道中徜徉的感觉。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界墙的地皮而发生争执。家人便去信给张英,请这位京官为家里人“撑腰”。但是张英给家人的回信只有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信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劝嘱家人要放宽胸襟,主动退让。家人顿悟,立马主动让出三尺界墙。张家之举让邻居深受感动,于是,邻家也主动退让三尺界墙,于是两家之间便出现了一条带着乡里温度的“六尺巷”。此后,“六尺巷”的故事便在桐城乃至全国流传开来,成为坊间美谈。
小巷不到5分钟就走完了,虽然空空如也,且仅有百米之长,但我却觉得这个巷子是最有内涵的巷子!空空荡荡的巷子写满了“胸襟”“格局”四个字。一个懂得“礼让”“包容”,讲究“胸襟”“格局”的人,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小到一个人和家,中到一个团体和部落,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莫不如此。
虽然当年“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都不在了,但是“六尺巷”的精髓却传承下来,并且浸染、感化着一代又一代桐城人和桐城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