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3月0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中国文化更有“国际范儿”(国是之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张 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09日   第 06 版)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考古等多方面展示、交流与合作,民心相通不断走深走实,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欢迎。

  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难度。建议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丰富传播领域和传播载体。拓展教育、科技、学术、旅游、中医药、公益慈善、知识产权保护等人文传播与交流合作新领域,深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发新的文化项目,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更多、覆盖面更广。

  ——做大做强文化内容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推动内容创新,增强贸易实力。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合作,发展文化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为“中国制造”注入更多中华文化元素和内涵。

  ——促进语言互通。构建“一带一路”语言交流互通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区域语言服务平台,开辟多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加大“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着力打造精通相关国家语言、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擅长开展跨文化交流、具备高素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先后与南美10国、印尼、希腊等建立文化合作机制,深入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建议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发挥综合协调功能,根据不同地区独有的经济文化资源,促进常态化国际文化交流。

  (本报记者 孔德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