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台港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香港各界积极评价2023/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

稳中有进 共拓繁荣新愿景

本报记者 陈 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24日   第 04 版)

  图为香港环球贸易广场。
  新华社记者 李 钢摄

  香港特区政府2月22日公布2023/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主题为“稳中跃进、共拓繁荣新愿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3日在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上表示,这是新冠疫情后第一份财政预算案,重点在于纾民困、保民生及拼经济;预算案制订了一系列短、中、长期措施,方向清晰、目标明确,将全力全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社会各界及舆论一致认为,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这份预算案在维持财政稳健、推动经济复苏和纾解民生困境间取得平衡,善用资源、调动有节,为香港固本培元,做到“稳中有进”。

  措施均衡 增添市民幸福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2日就新财政预算案发表声明表示,预算案中的建议均衡地涵盖了不同方面,在具有挑战性的经济环境下,为市民和企业提供适时的支援,“相信预算案所公布的措施会让香港在复苏路上稳步前行。”同时,预算案所制订的措施可振兴经济,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定下积极目标,有助恢复及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投资、企业、人才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同日会见传媒表示,预算案贯彻本届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在兼顾公共财政状况可持续性的同时,为香港增强发展动能、增进民生福祉。“一方面,力保社会全速复苏,施政为民;另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容量,对接国家发展策略。”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叶刘淑仪说,此份预算案“相当全面”,考虑到香港经济刚开始复苏,特区政府将向民众派发消费券,此举不仅可以照顾基层,也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有助于经济长远发展,尤其是科技和金融领域。

  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预算案“稳中跃进”的主题言简意赅,反映香港经历三年疫情后,要稳步复常,必须聚精会神拼经济、惠民生,大步向前,增添市民的幸福感及获得感。她鼓励公务员同事深入了解和关注财政预算案中的政策措施,竭力为香港增强发展动能,为市民开拓繁荣新愿景。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欢迎预算案提升教育领域的经常开支。她表示,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教育开支是对未来最有意义的投资;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会继续大力投放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为香港贡献发展动能。

  聚焦发展 提升整体竞争力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新民党、香港工会联合会、自由党等香港政团纷纷表达对预算案的支持,认为此份预算案在维持财政稳健、推动经济复苏以及纾解民生困境之间取得平衡,体现了其主题“稳中跃进、共拓繁荣新愿景”。

  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认为,预算案既能应民所需,有效地回应社会各阶层当前的诉求,更能着眼疫后经济发展蓝图,通过深化推进与内地及海外联系、积极投资未来、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增强香港发展动能、提升整体竞争力作长远布局。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都会大学等高校欢迎预算案明确提出拨款60亿港元资助大学设立主题研究院,并预留30亿港元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这些措施将大大提升本地科研实力,实现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香港机场管理局、国泰航空表示,对预算案支持香港国际机场的各项发展、继续强化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等措施深感鼓舞。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潜力巨大,期待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合作推动航空业发展。

  香港青年联会、香港菁英会赞同预算案中对于青年发展、汇聚人才、教育培训和创科发展等方面的措施,认为这些举措有利于香港加强自身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期望特区政府尽快落实系列措施,带领香港全速复苏,再创高峰。

  投资未来 助力香港开新篇

  面对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第二大财政赤字,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在政策上由“相当宽松”的扩张性取态过渡到“中间偏松”。

  《大公报》23日发表社评认为,预算案既立足现实,推出不少短期纾困措施;亦着眼长远,投资未来;更推出具体政策,全面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八大中心”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必将为香港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香港《文汇报》社评表示,预算案推出长短兼顾措施,包括继续发放消费券、启动系列盛事、预留近百亿港元加强创科等。这些措施旺市、惠民、纾困,不少颇具新意,切实排解眼前忧难,助企业固本培元,重建活力香港,总体上获得各界肯定。

  《香港商报》时评认为,预算案展现出“应民所需、稳中跃进、投资未来”的态度,积极有为,体现了特区政府的应有承担和为民情怀,并有力配合了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不断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助力香港开新篇。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是疫后首份预算案,其中提出利用发债等财务工具,以更好管理现金流。《明报》社评认为,这是理财思路上的重要改变,意味发债将成为特区财政结构一个恒常重要部分,倘若局方能够维持雄厚的财政储备,发债可以令特区政府资金周转更宽裕,有助于谋划更多长远发展大计。

  《星岛日报》也发表社论表示,预算案内容务求尽快控制开支,令财政储备回复稳健水平,又能投放适当资金投资未来,为高质量经济发展布局。

  (本报香港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