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1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完成——

获取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

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18日   第 03 版)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当前,普查工作进展如何?普查成果有何应用?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作了介绍。

  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坚持“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和“试点先行、适度扩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步骤,努力克服疫情等影响,开展普查调查工作。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目前,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取得多项“第一次”。

  郑国光介绍,例如,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动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融合,推进了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面摸清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重要基础;第一次补齐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这次普查方案从制定开始,就确定了“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推动普查成果应用。

  郑国光表示,未来将推动普查成果应用。例如,自然资源部门将普查成果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海洋灾害隐患治理,风险监测预警等常态化灾害防治,有部分成果已应用到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等;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干线公路普查发现的高风险点,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灾害防治工程;水利部门将普查数据成果用于指导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支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等。此外,还将服务于城市安全管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将普查数据与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等城市管理平台融合,为城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会商评估、应急救援处置等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切实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郑国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