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图一)
中国在2022年进行了64次轨道火箭发射,并完成本国空间站建设。在中国的计划中,2023年将是更加繁忙的一年。
作为中国主要太空项目承包商和长征运载火箭制造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日宣布,继2022年全年执行54次发射任务后,今年计划安排6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称,2023年的重大任务包括发射前往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以及为航天员提供补给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在2023年总共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发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同步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以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的3颗备份卫星都在计划之中。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
“海绵城市”改善中国城市面貌(图二)
位于广东深圳湾沿岸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今是深圳“绿色长城”的一部分,帮助保护深圳260公里海岸线上一些高度发展的地区免遭洪水侵袭。
建设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海绵城市”计划的一部分。“海绵城市”计划是一种因势利导且颇具远见的尝试:通过预防城市面临的洪水和干旱天气,在各地实施开创性的水利工程解决方案。
2015年,中国政府将“海绵城市”概念变成全国性倡议。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中包括中国一些面临最严重洪涝问题的地方。试点城市获得投资,用于开展相关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计划涵盖的问题比以往方案都要广泛,包括消除城市内涝、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此外,“海绵城市”还有助于应对全球变暖。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
中国人愈发青睐本土文化产品(图三)
如今,中国人在娱乐和休闲消费时已不再迷恋国外产品,而是转向了本土文化产品。上世纪80年代,在大城市长大的中国人很多都看过《老友记》,听过涅槃乐队的歌,并消费过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化产品。而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更爱听本土流行摇滚乐团的歌,在电视上观看本土明星参加的综艺节目。
推动这种变化的首要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巨大,投资最大的是电影行业。从市场需求来看,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电影票房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一趋势因新冠疫情而中断后,流媒体平台的使用量呈指数级增长,2022年涌现了许多流媒体内容制作企业。除了电影,还有许多新电视节目、真人秀、短片等。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同类产业之一。
——据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