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04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的妙趣

谭振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04日   第 07 版)

  新年伊始,当然要说到“一”了。有则笑话:一天,有个穷困潦倒的人在草堆里拾到一个鸡蛋,大喜过望。他盘算着蛋生鸡,鸡又生蛋,积累起来可买母牛;母牛又生牛,如此一来他就发家了……撇开梦想奢望,这“一生多”之道还是可取的。

  其实,一粒种子就可结更多的果实。犹如唐诗名句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凡啃过玉米的人就明白何为“秋收万颗子”。每根棒子上玉米粒少则也有三四百粒,那可都是一颗玉米粒繁衍生化出的果实。再看,一截树枝可扦插培育另一棵树;一棵树的种子可繁衍出一片树林……一可化为多,化为百千万。故佛经中有“一即一切”与“一切即一”之说。一包含着多,一在多中;多则是一的衍生,多在一内。古人云: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江水就有江月。英国诗人布莱克诗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的细微化、无限化,芥子纳须弥。所以,古代圣哲认为,世界始于一。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将其归结为:“一也者,万物之本也。”这个“本”也就是万物起始,道的化现。

  正因世界同源共生,所以世界上的一切其实是一根藤上的瓜果,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庄子认为:“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万物间虽有“莛与楹,厉与西施”强弱、美丑等分别与差异,但看似纷繁复杂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相互贯通、合而为一的。世界虽千变万化,但万事万物的规则是共通的。或可以说,世界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一片树叶包含了整棵树的生命信息,所以,一粒种子能传承一茬又一茬。

  大道无形而相通。人类和灵长类也不例外。一根羽毛包含某禽类整体的生命信息;一根头发就可做人体DNA的检测;中医针灸身体某部分的穴位就可调理全身的疾病。

  这让笔者想起了唐代诗人柳宗元。贬谪到边远柳州,他思乡之情时常袭来,于是便吟出“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佳句。他多想一人化为千万万,站在山峰上眺望故乡山水。无独有偶,陆游有次听说周边山上梅花已开了,于是他化用柳宗元的诗句,想赏遍每棵花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一人变多人,何以能办到?《西游记》提供了方案。每当悟空孤立无援之时,便拔根毫毛以一化十,变无数个来助战。

  “一”的观念为我国传统整体思维观念立论也提供了必备的依据,它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天地万物一体的认知。在人们越来越求多、贪多的现代,聊聊“一”的话题,不失为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