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04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鼓楼,听津声

武 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04日   第 07 版)

  一

  住过多年的地方称为“老院”,这是天津的风土人情。恋旧的天津人喜欢经常回老院探望,哪怕见不到老邻居、也没有熟悉的人,固执得还是要经常回去,在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回忆中安抚心中曾经的少年激扬,憧憬以后的生活,这是天津人不曾改变的生活习惯。

  天津有着准确的建城日期——1404年12月23日,农历冬月廿一。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随后筑城设卫,一座拥有高大城墙的矩形形状的城市诞生了,终于结束了“直沽寨”到“海津镇”的历史,也就有了日后大江南北耳熟能详的“天津卫”。

  我在被俗称为“算盘城”的天津老城厢出生,并在那里生活了10年,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父母搬离,但还是经常回去走访怀旧,也写过关于老城厢的文学作品。20年前老城厢整体拆迁,旧屋、窄街、老树随风而逝,原本以为“看得见的乡愁”会成为永久的遗憾,不曾想到,近几年岁末年初的“鼓楼津声”文化活动,让天津人的往昔回忆变得具体、变得实在,仿佛走在可以谛听、触摸、感怀的时光隧道中。

  在鼓楼大钟零点敲响迎接新年到来之前,以鼓楼为中心的老城厢地区,还有着许多“接地气”的文娱活动。以鼓楼城墙作幕布,投射全息影像,展示天津前世今生以及城市风光,同时配有天津人日常生活中的津腔:有街坊邻居街头相遇时的招呼声,有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还有京剧、京韵大鼓、天津时调、快板书、相声片段。走在鼓楼夜晚人头攒动的街道上,有来自鼓楼城墙上的“津声”,也有身边现实的“津声”,两个声音从天地之间同时传过来,没有隔阻地交融在一起,恍惚之中分不清是“过去”还是“现在”,那一刻的老城漫游令人无限感慨。

  二

  天津老城中心建有鼓楼,说是鼓楼,实为钟楼。据史书记载,鼓楼上有木板对联,是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对联为: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对联说得明白,在鼓楼上登高瞭望,可以看见大直沽、西沽、贾家沽……水面上的点点白帆。能看七十二沽是诗人的艺术夸张,但鼓楼上面那定时的钟声,却是真实伴随天津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背景。

  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野蛮拆除,鼓楼侥幸存留,成为消防队观察火情的瞭望台。民国十年重建,楼顶大梁上改成绿瓦。重建后的鼓楼,4个城门改成镇东、定南、安西和拱北。天津书法大家华世奎重新书写了梅小树的对联。1952年因为打通道路的需要,鼓楼又被拆除。2001年鼓楼再次重建并对外开放,在新世纪成为天津重要文化景观。

  我在老城厢居住时,经常在鼓楼一带与小伙伴玩耍,虽说那会儿鼓楼不在了,但“鼓楼”两个字依旧挂在大人小孩的唇边。“去哪儿玩?去鼓楼呀”;“你在哪儿了?远不远?不远,离鼓楼不远”……这样的对话,伴随在我少儿时代的记忆中,而通过“鼓楼”这个地理坐标所漫溢的人文情怀,至今还留存在人们关于天津历史的讲述中。

  连续多年的“鼓楼津声”,貌似一场为天津城市“庆生”的文娱活动,实际是在用文化方式提醒天津人不忘“天津精神”。通过文娱方式展现天津历史文化的底蕴和传统习俗;让“继承弘扬、创新发展”的理念从纸面上走出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思考;要在“津声”中张扬天津人的韧劲儿、面对困难的乐观还有永不服输的精气神。在天津人心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除了理论方式传播,还要用现实生活来标注,幽默、豁达、豪爽、务实的天津人,非常善于将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行为。

  三

  天津人热爱生活不是停驻在话语中,而是充斥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记得小时候,胡同中的人们要是去看戏,一定要把过年的新衣穿上。那年爸妈带我去中国大戏院看戏,尽管家里生活困难,一张戏票钱可以过上一天日子,那也要欢天喜地去看。我记得终日洗衣做饭的母亲,出门看戏前要抹点瓶子上标有“一枝花”商标的发油,脸上还要搽上一点“雪花膏”。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受到严重波及,许多人家住进临建棚。早点铺在大地晃动之中依旧开张,人们照样心态平和地排队买豆浆、锅巴菜、豆腐脑,要是油条没有炸成古铜色,有的人还要喊上一嗓子“您嘞,受累,炸老点儿”,乐观的生活态度至今没变。当下天津南楼地区的煎饼摊,每天晚上8点营业到晚上12点,因为货真价实、味道纯正,好多人驱车跨区买上一套,站在路边上,边吃边看夜空上的星星。“立冬”之日要吃饺子,大小饭馆门口排起长队,人们面容沉静、不急不躁,有序而入。“腊八”到了,家家户户腌上“腊八醋”,必吃一碗“腊八粥”。路边炸糕店刚出锅的炸糕,姑娘小伙儿路过,随手买上一个,表情自然地边走边吃,不管不顾迎面扑来的寒风。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贴吊钱、贴对联,家中有上年岁的老人不忘老例儿,刚结婚的年轻人也是在年货摊上对比哪个对联好看。

  天津有着浓郁的“炊烟文化”,多么雅致的事情也不会脱离民间,始终深扎在飘着饭菜香味儿的街头巷尾。乾隆十六年创建(1751年)的“问津书院”赫赫有名,除了学习传统文化,还要学习时务和西学,曾是天津卫的文化地标。中国古代书院大多建在远离闹市的地方,建在山清水秀的隐秘地方。天津不,做学问的“问津书院”建在老城厢鼓楼南地区,书院周边都是住户,百姓做饭时的炊烟与学子们的读书声结合在一起,互不干扰,相安无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天津人朴实无华的风格延续下来。不做作、不拿捏,不作高深状。如今依然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一桌是一群壮汉,另一桌是时髦女子,他们和她们的装束、气质以及谈话内容完全不一样,但吃的都是需要用手去抓、拿嘴去啃的羊蝎子,自己吃得高兴,旁人也顺心。

  天津有着深厚的“市民情怀”。我在天津一家调料公司深入生活,得知当下风靡全国的天津生产的“蒜蓉辣酱”,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生产,几十年来始终在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人们喜欢的口味儿,最终成为当下热销的调料。为了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天津人会坚持不懈。

  四

  天津人做事脚踏实地,讨厌“嘴把式”,把光说不干的人叫“吹大梨”。即使使用讽刺手法,也是实打实,因为“吹大梨”是一种民间技艺,也称“吹糖人”,举例子都不会凭空捏造,一定要采用具体实例。

  天津有句话叫“胳膊折了要折在袄袖里”,多大的难事、苦事,也要去面对,去承受,笑呵呵地迎风而立。要自己缝合伤口,不会麻烦别人。天津人好面子,上升到文化层面理解就是“重信誉”。民间至今崇尚“不与贫苦人争高下”的处世哲学,而且睿智哲理的话语不是来自高堂,是来自街边下象棋、打扑克的老者,“骑马的不一定是骑士,舞剑的不一定是剑客”,用大白话阐释道理,不看你的马有多么矫健、也不看你的剑有多么漂亮,而是要看你这个人有多大的本事。百姓说起某个领导时,前面一定要有定语,“就是修了哪条路的某某”,或是“就是建了哪座桥的某某”。注重实实在在的成绩,鄙夷虚头巴脑的东西。也正是民间弥漫着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所以造就了天津朴素的社会风气——尊敬干体力活的人,崇拜有技术的人。早年间的天津男人有着朴素的治家箴言“好汉不挣有数钱”,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掌握挣钱养家的其他手艺,这也为天津成为工业城市奠定了民间基础。天津人对工业、对机械有着与生俱来的偏爱,说火车、说飞机,前面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字,所以天津工业战线才有“大火箭”和国产“大飞机”的骄傲。至今上年岁的天津人还把吊车称呼为“大老吊”,在崇尚劳动的市民文化中,天津才能在重型机械、农业机械、石油化工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尽管随着深化改革,重型企业经历转型、重组和整合的一系列阵痛洗礼,但依然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制造业强市”在天津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而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天津港以及“轨道上的京津冀”,在不断“加速跑”前行,已经逐渐成为天津亮眼的新名片。

  2023年来临前的天津夜晚,“鼓楼津声”文化活动在老城厢继续举行,另外又加入了新的表现形式,在抖音平台开设了100个直播间,展卖天津非遗、老字号产品和“津农”精品,另外还有天津对口支援合作地区的优秀农产品以及特色旅游产品。

  在摇滚打鼓《天津民谣》、街舞《精卫之魂》和京歌演唱《中国脊梁》中,鼓楼上的大钟敲起来,在23响的钟声中,2023年在清冽的夜幕中迎面走来。在鼓楼,听津声,天津人用双手用智慧去为618岁的城市庆生,也在心中为自己祈福——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