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跨越性别的共情

——读《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

王一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1月19日   第 07 版)

  收到谭先杰医生的新书《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人民卫生出版社),让我想起有一年初冬在一个论坛上,谭医生的导师郎景和院士给我布置的一道演讲题——“妇产科的男大夫”。当时我急得直挠头,心想郎院士出的题可真不简单,他并非令我去普查妇产科有多少男大夫在执业,也不是让我去呈现这些男大夫执业中的囧遇,而是要回答跨性别共情、关怀的可能。

  如何做到这一点?据说借助一些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比如在生命体验馆里,孕妇的丈夫可以躺在一处特制的床上,腹部接上疼痛发生器,逐级放大,去体验分娩的阵痛,然后把这份揪心体验转化为对妻子的体贴强度、照护精度。当然,即使如此,还是无法彻底消弭跨性别共情的身心鸿沟。难道就没有别的途径去了解女性经历的痛苦吗?一定有!那就是医生入情、入神的讲述。

  在这方面,谭先杰先后出版了《子宫情事》《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又于近日推出了这本《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对他来说,共情意味着“穿上患者的鞋子,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思量患者的苦楚”。

  相较于市面上众多的叙事医学文本,《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的特色在于内容丰厚、故事鲜活。作者职业的敏感纤细如发,在书中展露无遗:他不仅医术精湛,及时洞悉了患者三万分之一几率的子宫、输卵管同时着床妊娠的凶险出血,使局面转危为安;更富于同理心,全力以赴帮助新生命在2月29日来临的前一分钟降生,让孩子不必“四年才拥有一次生日”;他还曾甘冒风险,为复发肠癌的患者小温做手术,只为年幼的孩子与母亲多96天的陪伴。书中讲述了诸多医患之间的动人故事,比如一对热心医学教育的平凡夫妇,生前堪称“标准化病人”,死后捐赠大体充当无语良师(“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诊疗团队为感念其无私,在病房为其儿子举办婚礼,了却了他们最后的遗憾,实现了医患心心相印的良性互动。而作为医生,谭先杰的共情也让他收到了患者表达感激之情的特别“红包”——山西吕梁老乡自己用手缝的鞋垫、山东沂蒙老乡纳的千层底粗布鞋。无疑,在生命书写的技法与境界上,谭先杰的这部新作较之他以往的作品又上了一个台阶,如同蝌蚪变青蛙,离医生作家的成熟“范型”越来越近了。其实此番升级无需我来鉴定,毕淑敏、冯唐等医生作家的专业评语足以证实这一“蝶变”的精彩。

  除了呈现医患关系,医生叙事终归跳脱不出医者传记的影子。其实,英文biography的本意并非“盖棺论定”的事功书写,而是“活的生活轨迹(道路)”。《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也是谭先杰个人成长的“脚印”以及“拾脚印”的“反刍”。怎样结缘协和,在协和大院里如何被熏陶出地道的“协和范儿”,林巧稚、宋鸿钊、吴葆桢等协和前辈们的逸闻趣事,老师郎景和的耳提面命,尝试科普收获“杠杆效应”的意外欣喜……这些林林总总的“脚印”塑造了他“协和名医”“科普达人”“妇女之友”的身份。但他心里,依然还是一位“妇产科的男大夫”,需要继续去缩短性别差异带来的体验、直觉的落差,填平与患者共情、沟通、关怀方面的沟壑,冲击职业生涯的新高度。

  在书的后记中,作者描述了他陷入神经性耳聋,终日被耳鸣不息折磨的痛苦。为此,他苦恼、抑郁,一度中止了门诊挂号。最终,还是写作改变了这种状态,帮助他一步步走出阴影,重拾生活的乐趣。这或许是上苍对谭先杰的一次考验,通过苦其心志,来测试其坚毅,以便委以更重要的使命,为患者、为读者矢志不移,虽苦犹甘,攀登更高的人生阶梯。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