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月夜塔后

范伟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6日   第 12 版)

  月色下的塔后村。
  陈孝形摄

  我多次去过塔后,领略过它的烟雨朦胧,见识过它的多彩田园,也品尝过它的原味瓜果,但于月下却从未有过。今晚月儿正好,遂不加思索地赶去塔后,弥补一下旷日已久的遗憾。

  一入塔后,四周寂寥,村庄静穆。一轮圆月停悬东山上空,月朗风清,连月中的桂树都清晰可见。

  周边的山、树与白天相比都变了模样,农房则似人字平面积木。原来多形状的树木,现只剩三角形或不规则的横切形。月下移步举望,平时立体的山变幻成不同的“皮影戏”。有的像大象,有的似兔子,有的如鞍马……煞有趣味。面对同样事物产生的不同观赏效果,与其说是观察的时间变了,不如说是见者的心境变了。

  最美莫过于这几塘荷。囿于白天接受了太多的喧嚣,塘荷已难掩疲惫,早早收缩起张扬的茎叶,内卷成喇叭形复古留声机一样。机座是笼盖水面的一层浮萍,看上去如厚实大地承托着横七纵八的负重。惟有不知倦的青蛙从不同角落发出声声蛙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那一刻,我完全体会到了他说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因为此情此景,其他明显多余,好好“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最妥。

  山民早已酣睡,仅我一人时而扭胯,时而醉步,放肆地游走村内,连尾随的几只土狗都停下来欣赏我的丑态。忽地一片木栈道下传来溪水流淙声,顷刻溢满心房。我索性仰躺其上,与天地亲密接触一回,让如水月色披覆我。偶然发现微光掩映两字碑刻行书:我在。

  塔后民宿多,有叫“度过”“陶园”“盛满”“君兰苑”“御心阁”的。各色招牌灯箱在月夜下愈发醒目,散发独特韵味,勾人遐想。最让我过目不忘的是这块“寻山一夜”。

  历史上,天台山享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誉,是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曾有四百多位诗人来此留下上千首诗歌。孟浩然赋诗:“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塔后村就位于这褐红色的赤城山西侧脚下,山顶留存有一座南北朝时建造的梁妃塔。这些文人在天台山何以获得这么多灵感呢?我想,他们定是穿行乡间,在山中巧遇了“表里澄澈、尘心一洗”的月夜。历此一晚后,菩提、观自在、三谛圆融等内里都会觅得许多答案。

  塔本无前后之分。古人取村庄名多用“后”字,少用“前”字。这其中蕴含着无上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就像这塔后中人隐于山间月底,却偷得太多的桃源之乐,令我们羡慕得争相寻山一夜。

  回到家中又望窗外,发现十几层楼房上的月亮少了点什么。心中又念起威廉·莫里斯这句:我们的根在林木之幽,泉水之侧,苔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