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枌榆开胜境

俞 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0日   第 07 版)

  杭州富阳是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故里,而富阳的龙门古镇是迄今孙权后裔在全国的最大聚居地。无论是东吴的兴起还是灭亡,孙权的后世子孙都在此繁衍生息,这种情况,历史上的确比较罕见。

  从富阳城区驱车,驶上江滨西大道,经过307省道,30分钟就来到位于富春江南岸的龙门古镇。青山作屏,蓝天下一幢幢独门独户、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顿时把人带入一片古诗词的意境中。西边的山叫大头山,东南的山叫龙门山,富阳的山都生得水灵、妩媚,像江南俊俏的女子。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家乡山水如画,一定是后世子孙轻易不肯移祖别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在铺满鹅卵石的古街上走着,石头闪着琥珀一样的光,古巷两旁尽是苔痕斑斑的苍老墙垣。突然,下了一阵夏天的暴雨,无数根雨线在石街上跳跃,仿佛在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说着千年的往事,发出嘈嘈杂杂的声音。

  雨只有一阵,片刻后雨住云轻。被雨水沐浴后的古镇,楼台、桥梁、树木,灵秀的味道愈加浓了,成了一幅氤氲着独特江南气息的水墨画。

  明清时期的建筑让小镇散发出特有的古朴与清幽,抬眼一看,已不知不觉走到位于古镇中心的孙氏宗祠。孙氏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千年,各房都有自己的厅堂,各支都有自己的祠堂,而孙氏宗祠是整个家族公共的庙堂。这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不仅是凝聚家族子孙的精神圣地,也写满了孙氏子孙为何会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基因密码。“三国风云多少事,千秋仁善帝王家”,这一副悬挂在宗祠中的对联则道出了基因密码的内核,那就是“仁善”二字。行“仁善”则兴,像先祖孙权“视民如赤子”;反之则败,像末代帝王孙皓“以民为草芥”。也许正是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孙氏子孙对“仁善”二字,有了更为刻骨铭心的理解。作为分支的诚德堂、思源堂、积善堂、世德堂、厚祉堂等堂号,也无不彰显着孙权后世子孙以诚待人、积德行善的持家之道。

  “祠宇庆重光,百世蒸尝荣祖德;枌榆开胜境,万千气象振家声”,“枌榆”是故乡的意思,这一副悬挂在宗祠中的对联,表明了子孙们还在追思祖先的荣光,祖上能出一代英主,自然是后世子孙永以为傲的。但追思祖先的荣光并不意味着后世子孙要像先祖孙权那样叱咤风云、开辟一方帝业,而是要振兴桑梓,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仁善”之风。

  所以对联“千年遗泽孔颜学,一点浮云尧舜功”可以算是上一联的补叙了。别说先祖孙权称霸一方,就是建立尧舜那样伟大的功勋,也都如浮云一般转瞬即逝,唯有儒家学说流传千年,可以润泽至今。

  宗祠内有戏台、孙氏宗族牌位,但最令人瞩目的还是这些私塾课桌。宗祠外,古镇内那口叫砚池的大池塘,和砚池旁那个奋笔疾书的小男孩的雕塑都指向了孙氏祖先希望子孙后世勤耕苦读的一片苦心。

  据记载:龙门孙氏崇文重教,到了明清时,人才辈出,诞生了为郑和下西洋督造八十余艘巨舰的工部侍郎孙坤、爱民如子的长葛县令孙濡、“山西第一廉吏”孙衔等名宦贤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出自龙门孙氏一脉。龙门古镇现存尚书第、大夫第、司马第、冬官第等大宅不在少数,说明科举高中为官者众多。龙门孙氏着眼于子孙后世的教育,下重金办义学、置藏书、聘名师,划出义田作为教育经费,精心培育宗族子弟。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