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漉沙构白 熬波出素(文艺创作谈)

赵德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09日   第 07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那么,优秀作品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我们身为作家,必须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体验五彩生活,广览大千世界,这样才能充分获取素材,为创作优秀作品打好基础。

  生活是汪洋大海,素材俯拾皆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写进作品,应该对它们进行提炼、挑选,精心加工,使之升华。这个过程,恰似“煮海为盐”。

  上古时期,山东海滨有一位夙沙氏,他用陶器装海水煮肉,无意间发现了盐的制取方法。人们先是用煮器直接煮海水,后来觉得这样费工费柴,改用灰压、削土、水淋等方式先制卤再煎卤水。南齐张融《海赋》中有这样的描写:“若乃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这里说的“漉沙”指削土、水淋之法,“熬波”即是煮海。如此便能制作出素白盐晶,让海边出现春天“积雪”、夏天“飞霜”之异景。

  文学创作,也需要“漉沙构白,熬波出素”。这是个艰苦的过程,也是必需的过程。我从事写作40余年,深有体会。我写《缱绻与决绝》《经山海》等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虽然因为出生在农村,且有基层干部经历,拥有大量生活积累,却又不得不在取舍与加工上下了很大工夫。我写传统文化系列作品,阅读了许多经典,一次次外出采访,最后也只能从中提取精华部分予以表现。

  从去年开始,我创作长篇纪实文学《黄海传》,更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老盐工。

  我在黄海之滨住了30多年,写作期间面对黄海,感觉那38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里满是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关于黄海的文献资料,堪称海量,我大量阅读,做好案头准备。而后择机从黄海南端走到北端,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八千里海疆的历史遗迹、人文故事、生态之变、旧容新貌,让我了解了许许多多。

  占有了海量素材,到底该写什么?光是制订《黄海传》大纲,就让我颇费脑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不知修改了多少回,直到全书临近完成,又对某些章节做了调整。这种提炼,不只是体现在纲目上,更体现在具体内容上。为写一个专题,翻阅所有资料与采访记录,一遍遍听录音、看照片,才能决定让哪些内容入书,并且尽量使之呈现得恰到好处。

  这期间,我这个老盐工可谓蓬头垢面、烟熏火燎。然而一天一天,都能收获一些盐粒。“积雪中春,飞霜暑路”,熬了一年,终于完成。

  我们常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一个作家的基本能力。拥有这种能力,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系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经山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