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石塘湖与长江的一条人工河,横跨安庆市的新老城区。河名康熙,是开挖于康熙年间?对此安庆人总是语焉不详。康雍乾时期,安庆历史地位赫赫,因此这条新河姑且就叫康熙河吧。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安庆是春秋时古皖国的封地,安徽简称“皖”就来源于此。南宋景定元年安庆正式建城,“唯此处最为端方,号曰四方城”。我在四方城小区住了10余年,仿佛在历史文化中浸润了800年。小区西侧安庆一中校园内存有明代的谯楼,曾为安徽布政使司所在地。
康熙六年安徽建省,乾隆二十五年迁省会到安庆。安庆作为安徽省会长达178年。安庆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从龙门口到人民路,从吴樾街到锡麟街,从倒扒狮到南水关,静下心来,仿佛还能听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留在这里轰轰烈烈的声音。陆游在安庆写出《长风沙》:“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史书上的惊涛骇浪、波澜壮阔,就发生在这片平静的土地上。在这里,曾研发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等等,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先河。
老城区内,70多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儿子上小学时,我曾牵着他走走看看,说一说这里的文化和故事。南水关,陈独秀故居、陈乔年陈延年读书处正在修复。城北独秀园成为觉醒年代的追思之地。濮家老屋讲述着红色故事,1923年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支部在这里成立。天台里赵朴初故居“世太史第”安坐于一片静穆之中。宜秀邓稼先故居收藏着“两弹元勋”科技报国的满腔热血。严凤英故居内优美的黄梅戏还在传唱。安庆,就是一部大书。
康熙河从长江流来,从老城区厚重的历史中流来,汩汩不绝流向东部新城,它见证了安庆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在城市东扩过程中,为改善人居环境,当地对康熙河进行拓宽,深挖疏浚,建设全长6.3公里的康熙河景观带。这个关乎水系、环境和民生的项目,成为城市绿肺和客厅。
康熙河畔,皖江大道、振风大道、独秀大道、潜江大道拉开了安庆东部新城的现代化框架。现代化生活小区倒映在河水清波中。几年前我从四方城搬到绿地小区居住,居室露台正对着康熙河景观带。康熙河景观带设计具有苏州园林艺术特色。几十米宽的河床,碧波荡漾,10余座景观桥梁镶嵌其中。春季时黑毛红嘴的小野鸭在水里游戏,垂钓者悠闲地伸鱼竿钓鱼。两岸曲径通幽,木地板步行道穿行其间。邀月台、曲水飞莺等亲水平台延伸到河流中,让人们驻足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葫芦曾经恣肆生长,园林工人辛勤组织打捞,保持着一河清澈。岸上四季花开,彩虹桥如美女的红唇,俏丽的柳叶桥、连江桥让摄影者迷恋。樟树撑起蓊郁的树冠,垂柳依依于岸边,朴树清晰,水杉颀长,樱树繁茂,芦苇蓬勃,茶花热烈,秋菊烂漫,紫薇陶醉,腊梅暗香。波光粼粼中,漫长的河流像黄梅戏演员飘逸的水袖。春天赏花放风筝,夏天乘凉听蝉鸣,秋天望穿秋水色,冬天寻觅雪中景。晚上,路灯、地灯、桥灯红绿交融,美轮美奂。花前月下,相爱的人相拥牵手。有的在青草地上搭一顶帐篷,玩起了野炊。学前班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绿地上拓展教学。寒暑假时,外地求学的学子回家,活力四射的青少年出现在林荫小道上。每晚看完新闻联播,我一定到康熙河畔散步,呼吸着月下花香,真有甜了醉了的感觉。
康熙河以西,布局着传统的石油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安庆市狠抓节能减排,实施长江大保护,水清岸绿,让江豚重返家园、腾跃江面。
康熙河打通了一座城市的水系,也打通了安庆的史脉、文脉和城脉。行走康熙河畔,历史文化熏陶着,生态发展幸福着。康熙河,仿佛一个意象,将安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