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明星。杜甫7岁咏诗,59岁寿终,共写了1400多首诗(据《全唐诗》,可能还有佚诗),被誉为“诗史”“诗圣”。为纪念杜甫诞生1310周年,李春林最近出版的《诗人杜甫》(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是一个适时的新读本。该书分31章,以杜甫的生平简历为线索,以诗人作品的创作时间为顺序,略带穿插倒叙,力求以生动形象的笔调,详细评介诗人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作品。
李春林《诗人杜甫》的特色,可以用“以诗叙史,以史证诗”来概括。杜甫没有留下自传,但1400多首诗为唐玄宗时期半个世纪的历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诗人杜甫》从“六岁观剑,遇公孙大娘”起笔,写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诗书传家,他曾经遵照“奉儒守官”的家训,早年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因此,他到长安为皇帝献诗,又投考进士,但均未得到青睐,只被委任到地方做一个小官,杜甫并未到任。他为自己“未有涓埃答圣朝”而自愧。他的性格还有另一面——爱好游历。他曾漫游吴、越、齐、赵,饱览祖国山川胜景。在游历途中又结识了李白、高适等著名诗人,他们在一起饮酒欢叙,吟诗作赋,好不快哉。他一生中还经历过战乱,四处奔波,在探家和逃难途中,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三吏”“三别”等名篇;他同情人民疾苦,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脍炙人口的名诗。杜甫晚年颠沛流离,衣食无着,最后客死湘水舟中。这些苦难的经历,他都写诗记述周详,可以说是“以诗叙史”。杜甫的这些诗从多方面、多角度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民的生存状况,折射出时人复杂的心灵轨迹,这正是其诗真实性和艺术价值所在,是其诗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所在。
李春林在《诗人杜甫》中将杜甫诗作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杜甫本人的生平经历、诗坛交往等紧密勾连,熔为一炉,用非虚构的笔法和流畅通俗的语言将这位大诗人生动描画出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杜甫、走近杜甫的良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