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这也提醒我们,疫情对人的威胁不止停留在生理层面,对心理上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综合分析近年高校心理求助热线所反映的问题,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心理求助问题已经由以人际关系类为主转向以情绪类为主。也就是说,00后的心理困惑更多来自于情绪困扰。在疫情之前,焦虑和失眠是困扰大学生甚至是所有人群的常见问题,而疫情的压力无疑会加大这些情绪问题的发生概率。
在疫情期间,学生们面临着由于学习生活环境改变而导致的适应问题。特别是对于毕业生而言,原本的实习计划和笔试面试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不免产生一些对学习、生活的失控感。除此以外,长时间的线上学习使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网络,社交方式的分离性易加重孤独感,生活作息紊乱会加重身体机能下降。在上述多重因素影响下,学生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调。因此,做好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呵护。
首先,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过去十年,我国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随着政策力度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课程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信箱常态化运行。在数字化时代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的大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进一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空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推送相关知识,组织在线讨论,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心声,帮助大学生心理分析和情绪管理。
其次,强化家庭教育基础地位,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正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心理健康应成为新一代父母的“必修课”。家长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素养。特别是在疫情居家期间,要加强与学校的协同配合,与学校老师特别是辅导员通过线上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加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作为家庭成员,父母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心理生态和谐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一旦有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且不能得到妥善缓解,不良情绪会在家庭关系链条中传递,相应发生连锁反应。因此,在家庭成员个体层面,要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个体处于社会之中,其心理健康水平无疑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会为增强个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驾护航。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视个体心理发展不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在于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通过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初具雏形到成熟完善,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更好地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的心理需求,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温度的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在校园安全的总体框架中,充分利用精神心理卫生专业机构资源,发挥专家队伍优势,深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学校、家长、社会处置心理危机的全数据流程,进一步关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从宣传到教育、从预防到诊治等各环节有效衔接,构建起高效运转的“心防”工程。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