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距今243万年的西侯度遗址鹿角化石到1万年前的磨制石器,再到4000年前的陶寺礼乐器……近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的“大政之源”展览,精选240余件代表性文物,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现了人类从远古时代走向早期文明的历程。
此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承办。“展览旨在以考古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科学揭示山西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探寻文明源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介绍,展览以时间为序列,分为“溯流从源”“以文化人”“国政之始”3部分。
山西是探索东亚地区人类起源的重点区域,先后发现旧石器地点共计700余处,居全国第一。距今243万年的芮城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遗址。展厅里陈列着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系列石器和动物化石,将观众的思绪引向远古时代。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由打制石器改为磨制石器,迈入新石器时代。先民赖以生活的工具、技术、信仰和观念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时期出现的船形石核、石雕蚕蛹、彩绘陶器等,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上郭遗址出土的石雕蚕蛹是此次展览的重点文物之一。螺旋状的纹饰简洁地勾勒出蛹的头、腹和尾部,形态逼真,造型精美。这枚石雕蚕蛹今年6月出土,距今至少有5200年历史。它的发现为古代山西南部丝织业研究再添实物资料,此次展览是它首次公开展出。
“在山西运城多处遗址发现的桑蚕茧、石雕蚕蛹和大量纺轮、骨针等,说明5000多年前山西地区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晋南是中国早期丝绸纺织业的起源地之一。”郑媛说。
距今6000多年出现围垣聚落,5500年前产生一批区域性大型聚落中心,建有多重环壕或城墙,集防护、区划、疏浚等功能于一体。这些土木工程是国家早期文化形态的物化标志。
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是其中的代表。碧村遗址是蔚汾河流域龙山时代晚期的中心聚落遗址,占据控扼黄河与蔚汾河关口的重要位置。展厅中有一处场景复原,用碧村遗址的石块堆砌出东城门遗址一角。
郑媛介绍,东城门遗址是碧村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其布局规整,保留了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形制最具特色、结构最为严密的瓮城设施。此处城门的发现,说明碧村遗址这样的大型聚落已经有了城的概念,聚落建造者有意识地加强对政治和文化中心区域的保护。
距今4300年至4000年,黄河中游处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区域,位于晋南的陶寺就是这一关键时空的代表性都邑遗址。陶寺继承了中原地区以王权为主、神权为辅的文明特质,产生了领袖人物对社会的管辖治理理念和维持统治的礼制,通过“定中”形成了初步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核心就此形成,最初的中国逐步诞生。陶寺文明与周边文化交流融合,吸收了不同类型文化的精髓,率先进入文明社会,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主根,进一步影响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形式。
陶寺M22墓葬规模巨大,随葬品等级高,专家认为这是一座王级贵族墓。展厅里对陶寺M22墓葬出土场景进行了局部复原:墓主人头端的墓壁上,放置一具猪下颌骨,其下两侧各摆放3件带彩漆短木柄的玉钺。有学者认为,这是《周易·大畜》“豮豕之牙,吉”的表现,反映了“成而不用”“修兵不战”“崇尚文德”的国家治理和外交思想。
此次展览的亮点在于文物的活化利用,遗址场景的复原、互动展项的设置及沉浸式3D观影体验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4个月的展期内,还会推出相关学术讲座和社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