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广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守护“地球之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12日   第 08 版)

  近日,随着天气渐寒,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西北部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出美丽独特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周荻潇摄

  在辽宁盘锦辽河口湿地南小河黑嘴鸥繁殖区拍摄的黑嘴鸥。
  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在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数百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麋鹿在染红的盐蒿地奔跑。
  孙家录摄(人民图片)

  在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天鹅。
  李信君摄(新华社发)

  青海省青海湖鸟岛湿地一景。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自行车赛选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骑行。
  于苏甫·艾尼摄(新华社发)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湿地风光。
  韩欣辰摄(新华社发)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湿地保护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今年是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中国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