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红色吉州

段金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0月28日   第 12 版)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碧水、村庄、农田相互交融,景美如画。
  李 军摄(人民图片)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明代诗人李东阳用寥寥数笔,便将一座山水环绕、绿意盎然的古城描绘得生动传神,令人向往。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山川秀美,自古有“八景”美誉:白鹭文澜、青原晴瀑、金井泉香、螺峰霞照、东城桃锦、南塔龙云、神冈帆影、华岭溪声。以赣江中的白鹭洲书院和青原山净居寺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成为古城人口耳相传的“智水仁山”。

  除了旖旎风光和丰富人文,吉州的红色印记也熠熠生辉。查阅资料得知,梁一清、赖金邦、刘真、刘作述、张世瞻、郭化非、康纯、廖子清、薛佐唐、谌光重、梁明哲等一批年轻革命烈士,都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吉安师范学校的前身)。

  双休日,我常带儿子漫步在吉安师范原址附近的沿江路。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革命烈士,抛弃安逸生活,投身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留下果敢前行的背影。绕过吉安一中和吉安宾馆,走到被浓密树荫装饰成水墨画的北门街中段,这里有一个占地5200平方米的百年建筑。青砖黛瓦与圆拱门、尖形拱顶的哥特建筑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入夜,霓虹灯照耀下的城堡,让人生出探古寻幽之意。

  这座古建筑是北伐军新编第二师驻地旧址,现为吉安城革命历史陈列馆所在地,因工作之缘,我全程参与了它的保护与利用。

  古建平面成H型,由左中右及将军楼组成,始建于1912年,由一名法国天主教徒捐建,1920年建成。起初为天主教会及教会医院,1926年成为北伐军驻地,1930年10月又成为九打吉安红四军军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伐军新编第二师驻地旧址,庭院里杂草丛生,外墙多处起鼓风化,斑斑驳驳;木梁局部糟朽,一些木构件表面已有白蚁噬咬痕迹;院内柏树、樟树根部白蚁肆虐,细看能发现白蚁在草丛中飞舞。整个古建似疾病缠身的老者,随时有倒下去的风险。

  为保护革命历史文物、还原旧址原貌,吉州区群策群力,终于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经过几番查阅史料、反复比对、还原修复,北伐军新编第二师驻地旧址得以留存下来。2016年启动旧址本体维修,2017年开始利用旧址打造吉安中心城区首座革命历史陈列馆,2020年底完成本体维修及陈展,2021年初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陈列共分七部分:序厅、江南名城、革命烽火、九打吉安、抗战风云、迎接解放、附馆即叶剑英同志旧居陈列室。这座革命历史陈列馆再现了1921年至1949年间,吉安人民为追求革命理想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组令人震撼的浮雕:中间两组展现的是吉安儿女冲锋陷阵的革命形象;左右两边浮雕描绘的是红军主力和吉安工农武装“九打吉安”的战斗场景。展厅的重点为二楼的“九打吉安”部分。从1929年10月至1930年10月,红军发起了九次攻打吉安的战斗,第九次攻打吉安取得重大胜利。“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毛泽东这段诗词气势磅礴,记录下九打吉安的历史背景。九打吉安的胜利,为中央苏区开辟了广阔的疆域。红一方面军占领吉安后,扩充红军8000人,并乘势连克多县,使赣江两岸几十个县的红色政权连成一片,为中央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框架基础。

  有一次,我在陈列馆碰见一群来重温入党誓词的老党员、一对以陈列馆为背景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一班在老师带领下拿着笔记本记录作文素材的小学生。老青少的组合,如同一支奏鸣曲,穿越浸透血与火的岁月长河,连接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血脉。

  吉州,不愧为吉祥之州,这里古韵悠悠、红绿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