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宝贵,黄河水尤其如此。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为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近年来,沿黄各省区量水而行,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精打细算、从严从细地用好黄河水。
节水优先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走进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大鸭村,一畦畦玉米苗“昂首挺胸”,绿意盎然。不同于昔日的大水漫灌,如今在苗下通着约手指粗的输水管道,管道滴出水肥一体的“营养液”,滋润着玉米苗根部,也滋润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好日子。
“过去每亩地每年需要300元水费、200元化肥钱,现在只需要花不到300元,就能一次性解决浇水、施肥问题。”大鸭村种植户张忠国说。
2020年以来,大鸭村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项目,建立从水源到地头的农田灌溉体系,建成高标准农田2.67万公顷,农业用水实现了向高效精细化滴灌的转变。
放眼黄河全流域,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六成以上。拧紧黄河的“水龙头”,就要“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广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是提升黄河流域农业节水水平的有效举措。
相关数据显示,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从2019年的0.554提高到2020年的0.566,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望达到0.58以上,农业节水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统筹流域
优化水资源配置
秦岭深处,山体之下1800米,隧道硬岩掘进机的刀盘破岩壁而出。这一破,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全长98.3千米的隧洞,将在未来把汩汩汉江水送入渭河关中地区,解黄河流域之“渴”。
为破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供需矛盾,黄河流域水网正在加紧织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古贤水利枢纽等流域水网建设重点工作正在开展,一张系统完备、调控有序的黄河流域国家水网正徐徐展开。
水网联通后,水量分配控制更为关键。目前,黄河流域将用水指标层层分解到省市县(区),再到企业、机关和田间地头,以水定需,倒逼各个主体自觉依据用水红线规范用水行为。山东滨州的一家纺织品公司通过限定每个车间的耗水指标,细化每台机器的耗水数据,不仅将每百米印染产品取水量降至印染行业规范条件中限定用水指标的一半,还开发出节水的新设备和新工艺。
据了解,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基本完成将流域水量指标细化到地市的工作,并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目前已暂停流域6个省(区)13个地市和62个县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审批。
智慧用水
依靠科技的力量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大院里,喷灌喷头时常在青翠的草坪上“吐”出一道道“彩虹”。这背后,是一套绿地智能灌溉系统,能够实时开展绿地需水预报,远程监测土壤是否“口渴”,而绿化灌溉用水其实是非常规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灰水、空调冷凝水和纯水机尾水,经过复合净水箱净化而成。
类似这样的智慧用水新技术、新设备,将实现更广泛的落地应用。去年1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眼下,黄河流域部分城镇及工业用水尝试采用智慧供水模式。集综合调度、计量计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供水平台能实时掌控各区域水压、水量信息,一旦发现用水异常情况,系统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查和抢修,将“跑冒滴漏”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针对地下水超采等难以发现的问题,更“聪明”的云监测计量体系也能大显身手。据了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站点达6392个,能够实现对年取用地下水20万立方米以上取水大户的在线计量监控,严格约束不合理取用地下水的行为。未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将朝着智慧化、精细化的方向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