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冷笑话:从事美容美发行业的人应该不会喜欢《孝经》,因为第一章里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与其他儒家经典相比,《孝经》内容明白晓畅,知易行易。今本《孝经》只有1799个字,比本文长不了多少,分为18章,平均一章100字,十足的袖珍本;理解上也没有什么障碍,翻看一遍,也就半小时。
至于作者,“当然”是孔子了。《汉书·艺文志》言之凿凿:“《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说是孔子给弟子曾参陈说孝道之书。《孝经》的纬书《钩命决》里说,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这些都是附会之言。《孝经》是不是孔子所作,不用专家考证,只要一翻书就会明白。如果是孔子写的《孝经》,他怎么会对自己的弟子曾参使用敬称——曾子?此外,书中还摘抄有《孟子》《荀子》等书中的话,可见《孝经》只是战国时期儒家著作的一种。学者考证,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成书。
儒家喜欢讲等级,《孝经》里也把孝分为五等: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内容有所不同,但意思一样,也不难懂,无非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尽量供养好,让他们高兴,少为自己担心;父母病了,要尽量伺候好;父母去世了,要把丧事料理好;逢年过节,按时祭祀;要时刻想着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孝经》还认为,孝与忠是相通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对父母的孝可以转化为对国君的忠,要求臣子对国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从这个意义上说,《孝经》其实可以改名为《忠经》。
因为可以“移孝于忠”,《孝经》在历朝历代都受到推重。早在汉文帝时,《孝经》就和《论语》一起被立为学官,设置博士。所谓“设置博士”,就是在国家学术机构里设专人来教授。
不过,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每经设置一博士,为何没有《孝经》博士了?
在学者王国维看来,这不是《孝经》地位的下降,反而说明其影响面更广了。那时的五经好比今天的大学课程,《孝经》成了中学课程,是基础课,人人必修。《后汉书》里,荀爽就说了:“汉制,使天下诵《孝经》。”后来,唐朝天宝年间,要求每家每户要有一本《孝经》。
汉代之后,历代帝王给《孝经》作注的大有人在,有晋元帝《孝经传》、晋孝武帝《总明馆孝经讲义》、梁武帝《孝经义疏》、梁简文帝《孝经义疏》、唐玄宗《孝经注》、清顺治《御注孝经》、清雍正《御纂孝经集注》……
《孝经》也不是一味鼓吹愚忠愚孝,第十五章《谏诤章》说:“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遇上不应该的事,当儿子的得向父亲争取不要干,当臣子的得向君主争取不要干。
在古代典籍中,《孝经》专门讲孝,其他经典虽然侧重点在不同方面,但多少也都有讲到孝的内容。
《诗经·小雅·蓼莪》里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十分辛劳,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可他们的恩德像天一样无边无际,怎么报答得了!
《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告子下》:“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实际上讲的也是孝道。郑庄公被母亲嫌弃,被母亲和弟弟逼宫,以至于发誓永不与母亲相见,但很快就后悔,经过一番变通,与母亲相见,其乐融融。
至于《礼记》,讲孝的内容就更多了,有的是全篇讲,比如《问丧》《三年问》;有的是大段大段讲,比如《祭义》《祭统》,以至于南宋学者朱熹说《礼记》简直可以附在《孝经》里。他的学生也打趣道:“编《孝经》的人应该没看到《礼记》,像《祭义》里说孝的地方很多,说得极好,岂不可为《孝经》所摘抄?”
由此可见,孝之所以能在中国如此深入人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并非《孝经》一书之功,而是十三经在内的大量古籍一起颂扬、协力推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