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体坛风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黄土高原上的足球娃(校园足谈)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29日   第 09 版)

  志丹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

  丁常保(中)和足球少年在一起交流。
  采访对象供图

  6月25日下午,志丹下了场小雨。偌大的球场中,孩子们仍在草坪上奔跑,欢快地踢着脚下的足球。

  “这是我们县的校园足球‘金杯赛’,今年已经是第11届了。”志丹县足协主席丁常保举着相机,捕捉着小球员的精彩表现。前一天,因为人手紧张,他还在比赛中客串裁判。

  提起校园足球,“志丹”是一个响亮而又特殊的名字。这个位于陕西延安黄土高原上的小县城,因足球名扬四方,也因足球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

  而让志丹与足球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位站在球场边的陕北汉子。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踢了8年球,一场都没赢。丁常保和志丹足球的故事,起源于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

  2002年,中国男足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身为球迷的丁常保也想为中国足球做点贡献。于是他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志丹成立了一支足球俱乐部。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理想主义,想做成像皇马那样的百年俱乐部。”丁常保说。

  球队建了起来,可残酷的现实给24岁的丁常保上了一课。“当时整个志丹没几个踢足球的,学生加上成人也就60个人。”从零起步的足球队到延安和外地踢了不少比赛,赢球的滋味一次都没尝到。

  没场地、没教练、没有好球员,百年俱乐部梦想只能是空想。出师未捷的丁常保利用比赛等机会四处求教,足球评论员张路的建议点醒了“梦中人”——成立足球协会,从青训和校园做起,踏踏实实搞好足球普及。

  2007年,志丹县足协挂牌成立。丁常保以足协主席的身份多方争取,拿到了在全县范围内普及校园足球的“通行证”。

  “为了孩子、为了足球去求人,不丢人。”说到其中艰辛,丁常保却轻描淡写。

  从第二年起,小学生足球联赛便在志丹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场领先全国的校园足球试验开始了。2010年,志丹成为全国第一个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县;2011年,发展校园足球被写入志丹县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与资金的支持,让足球普及有了源头活水。用丁常保的话来说,志丹足球终于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

  如今,志丹的人工草皮球场从0增加到了30多块,经常参与足球训练的青少年有6000多人,60多支球队常年参与各类比赛……

  “提到志丹,大家就会想到足球。”丁常保说,“足球已经是志丹的一张名片了。”

  为足球少年开辟天地

  从赢不了球,到习惯性赢球,校园足球的普及,让志丹足球成为延安乃至陕西的一支强队。

  2014年,丁常保和志丹足球迎来了高光时刻。当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德期间,看望了在德国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寄望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中国足球事业。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方案正式发布,校园足球成为足改的重要一环。

  “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自豪。习主席看望志丹少年足球队那天,恰巧也是志丹足协成立11周年的日子。”丁常保说,“11年的汗水没白流。”

  更让丁常保骄傲的是,8年后的今天,当时通过中国对外友协“彩虹桥工程”赴德训练的志丹少年中,大多仍在从事足球工作——有的在职业球队踢球或担任教练,有的以足球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大学——足球让志丹少年多了一条出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丁常保希望,通过足球改变志丹孩子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进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他说,这正是足球文化魅力所在。

  “我认为足球是一种‘挫折教育’和‘失败教育’。”丁常保说,“球场上10次过人可能有8次都不成功,但失败的经验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这正是很多独生子女所缺乏的。”

  8年前的赴德少年白金波,如今在青岛中能俱乐部担任梯队守门员教练。“他刚踢球时,跟家人连话都不讲。如果不是足球,可能就成街头‘小混混’了。”丁常保说,有一次比赛后,白金波主动给妈妈打了半个小时电话。“那头一挂,孩子的母亲就给我打了过来,哭得泣不成声,这是母子二人第一次说这么多话。”

  如今,丁常保依然与当年的小球员亦师亦友地“双向关怀”着。

  赴德少年足球队中的女队员王毛毛,3年前考进了重庆师范大学。“听说她现在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丁常保说,“前两天她还跟我说,放假回家时要带小队员训练,这就是志丹足球的传承。”

  无怨无悔的足球人生

  从谁都踢不过到谁都踢得过,丁常保说,虽然志丹小学和中学球队经常“秒杀”对手,但自己对比赛的结果看得没那么重了,就算拿了冠军,“也就记一个礼拜”。

  20年如一日地扑在足球事业上,丁常保已经过了一定要靠胜利证明自己的年纪。已至不惑之年的他看来,普及校园足球是一件善事,不求升官发财。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选择难以理解。

  “有些人觉得我为了足球放弃了更好的个人前途,但我从来不这样想。”他说,“足球让我有了自己的人生,为志丹足球做些实在的事情,就算是飞蛾扑火,我也无怨无悔。”

  如今,丁常保每天依然为了足球忙得不亦乐乎。校园足球金杯赛期间,他每天7点起床去球场,途中还会接上几个孩子。

  “他们家离球场远,打车的话得10块钱,我一接这钱不就省下来了嘛。”丁常保说。

  像20年前一样,从编写竞赛手册到给场地画线,事无巨细的工作也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但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踢球,丁常保很快乐。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多足球少年走上了工作岗位,一起搞足球。有了传承,志丹足球一定会厚积薄发。”他说。

  在理想主义者丁常保心里,百年足球的火苗还在燃烧。志丹县足协的会徽上,清晰地刻印着“100”的字样。

  “未来有一天,志丹会有自己的职业俱乐部,有自己培养出来的球员,有人人讨论足球的盛况。”在他的理想中,足球在未来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像很多足球事业发达国家一样,“不踢球、不看球就浑身痒”。

  “如果有更多区县像志丹一样发展足球,总有一天会出现比我更有能力的人,也会发掘更多有天赋的球员,咱中国足球肯定有希望,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丁常保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