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玫瑰花一簇簇恣意开放,脆香桃大枇杷挂满枝令人垂涎。赏花,品桃,男女老少硬是把一方桃源闹腾得烟火气旺。
桃源名叫寺外桃源,寺名正觉寺,桃源距离正觉寺五六百米,故名“寺外”。因了正觉寺,村子就叫正觉寺村,桃源占了村子三分之一面积。
南部县伏虎镇正觉寺村位于四川省南部县、西充县、盐亭县三县交界处,这个鸡鸣三县之地,因为一个乡贤,建了一个桃源,从一个讨口子都不愿来的穷困村,嬗变成为四川省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培育村、中国幸福村。
清晨5点过,正觉寺村茂密的树林里,百鸟争鸣,清脆婉转的“协奏曲”从窗外飘入,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草香。“这么早就起来了?”“嗯,到伏虎场上卖桃子。你也早哟。”“我还要去摘桃子,昨天摘的都卖完了。”早起的村民相互招呼着。
“上世纪末,我们村酗酒、赌博、偷盗现象严重,现在的变化,都源于我们村一个人——王新。”正觉寺村党支部书记赵太勋无不感慨地说。在江苏昆山打工、办企业多年的王新曾当过村里的电影放映员,文化情怀浓厚,2001年春节回乡过年,看到村风民风陋习依旧,倡议在村里搞点文化活动,扫除陋习,丰富乡邻精神生活。
王新的想法与村党支部不谋而合。2003年春节,正觉寺村“春节大联欢”盛大举行,七里八乡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被老百姓称为“村晚”的春节大联欢,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一炮打响。“村晚”连续举办了17届。2022年春节举办“云村晚”,村民通过线上观看,足不出户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仅有春节大联欢是不够的,王新还要给贫困的乡亲找点来钱的事做。2006年开始,王新用10多年时间,在正觉寺村投资近2000万元兴建了寺外桃源风景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德孝文化广场、十二生肖亭、崇文书岩,正觉寺村成为一个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挣钱、享受生活的地方。
在王新的带动下,村里10多个在外打工的乡贤,也在村里投资流转土地兴办农业产业园,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产业园工人,养花的,种果的,导游的,开小火车的,拍微电影的,从单一的农民,变成多元的技工。
56岁的王新,个子不高,身材瘦削。在昆山,王新先后做过电工、汽车汽配等,从农民工做到企业家。“每每睡到半夜,儿时的生产劳动景象又浮现在眼前,可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消失殆尽,非常可惜。我想用电影的手段把这些传统文化保存下来。”王新从正觉寺村、南部县、昆山市中各取头一个字,在寺外桃源景区成立了四川正南昆文化公司,从2016年开始,计划投资500万元拍摄30集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到2022年春季,已投资400万元拍摄了27集。《川北旧事》包括人文、地理、民俗、戏曲、山歌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饱含着浓浓的乡愁,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行走在正觉寺村寺外桃源,荷塘、牵手桥、商业街、游乐场、文化广场,以及翠绿的青山和河流,河流两岸行走的村民和游人,仿佛一帧帧定格的画,又有不失诗意的流淌,人都成了画中人。
西充、南部、盐亭三县,过去都是四川出了名的贫困地区。而今,位于三县交界的正觉寺村,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全面小康。它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道路、住房、水电等硬件上,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也是齐头并进。在村里漫步,村民开着小车与行人擦身而过时,都会停下来问需不需要搭送一程;路过任何一户人家,都有人笑脸相迎,发出进门坐坐的邀请。路边枇杷熟了,主人示意可随意采摘品尝,不好意思白吃,要留下几元零钱,人家却坚决不收。这就是乡风文明。一个地方要风正、进步、发展,总得有开风气之先的人物站出来,这样的人物在民间有一个传统称谓——乡贤。因有了王新这样的乡贤,村里的落后面貌出现了根本改变,国家3A级景区寺外桃源令人称奇地在一方僻壤呈现。
寺外桃源庄子岭上有一巨幅百笑图,采自村中百名老人的笑颜,契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王新还成立了“正觉寺村和谐发展会”,大力弘扬德行孝道,每月给村里8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生活补助,引领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来到寺外桃源的游人,眼中的花是那么美丽,但在王新眼中,他所追求的不只是这些花的美丽,他要追求的是“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