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我去了一趟宣汉县马渡关镇,收集“听马渡民歌,看乡村振兴”创作素材。这是我第二次去宣汉马渡关。
马渡关地处川东达州宣汉县东北部,自古为巴蜀取道中原的通衢要道,东汉即设“马渡关”,因传说三国猛将张飞跃马飞渡沙溪河而得名。我国第一首飞向太空的歌曲《康定情歌》的作者李依若故乡就在马渡关。
时光荏苒,第一次去马渡关,不觉已有30多年。记得那是个寒风凛冽的腊月天,我还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毛头小伙子,单位派我去马渡关镇出差。我搭乘长途班车,车厢里很拥挤,刺骨的风不断从缺损的车窗缝隙猛灌进来,抽打在脸上。
好在中午前到了马渡关。来车站接我的老张,40岁出头,瘦瘦的脸,八字胡,小小的眼睛很有神。老张待人热情而耿直,干事利索。他先领我去一家小餐馆吃了面条,又领着我在乡场上的小街转了一圈。小街上沿街开着各种小店,那天似乎是个赶场天,很是热闹,村民们背的背、挑的挑,带来农副产品和粮食蔬果,汇集在乡场上做买卖。
办完事离返程班车发车时间尚早,老张又领我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他指着山脚下那一大片被树木掩映的奇石怪岩,向我如数家珍地介绍三国古战场、白莲教遗址和荔枝古道的传说典故。临走时老张对我说:“小曹,你都看到了,我们马渡就这条件,又苦又穷。但我想只要勤劳肯干,一定会变好。到时欢迎你再来作客。”我当即答应一定会再来马渡关。
自从那次马渡关出差后,我就和老张失去联系。偶尔,我也会想起马渡关,想起老张那双炯亮的小眼睛。30年过去了,如果老张还健在,应该步入老年了。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我的老师谭力创作的电影剧本《跑马溜溜的山上》得知,《康定情歌》这首歌曲的背后,原来还有作者李依若一段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马渡关就是情歌王子李依若的家乡是若干年后我从报上看到的,当时我很激动。我眼前闪现出老张的模样,想起分别时他曾邀请我再去马渡关,心里暖暖的。我总想,要是能再见到老张该多好。
那天,当我来到马渡关镇,惊喜地发现如今的马渡关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旧模样,它已被当地政府和勤劳的马渡关人民打造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川东民歌之乡”,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我置身于此,仿佛进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哪里还能找到当年乡场小街的痕迹?
在马渡关镇旅游中心的广场,我们观看了百米书法长卷唐甄《潜书》展示和诗歌朗诵等文艺节目,实地领略了传说中的荔枝古道、三国文化景区“马渡关关楼”石林的秀美风光。大家不禁为马渡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啧啧称奇,更为马渡关在乡村振兴中发生的巨变鼓掌喝彩。尤其在百丈村参观修缮中的情歌王子李依若故居时,当地的几位歌手为我们演唱了原生态马渡民歌,还弹着吉他演唱了那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康定情歌》,展示出“川东民歌之乡”人人皆能随口而歌的独特魅力。如今马渡关人唱的民歌,都是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抒发的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对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共同心声。
川东民歌400首,马渡关占200多首。马渡关还是著名民歌《苏二姐》的发源地。我想,乡村振兴,必先文化振兴。宣汉县提出“文旅靓县”战略,深度开发民歌资源,擦亮民歌名片,推动文旅融合,绝对是睿智、有远见的选择。也正因如此,马渡关镇成为川东大地众多乡镇明珠中最耀眼的一颗。如今美丽富饶的马渡关就像一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展翅飞翔。
离开马渡关返程途中,我望着车窗外的新农村景色,为没能再次见到老张有些遗憾,却更为亲眼目睹老张的家乡马渡关的美丽蜕变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