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经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提高维护人格权的社会认同(新视角)

谭涵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06日   第 05 版)

  “人格权”,对公众来说或许还是个稍显专业的法律术语,但提到不时接到掌握详细个人信息的骚扰电话、未经授权被发布个人照片、手机App常在后台调用麦克风等行为,却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侵犯人格权的高频问题。除了大众熟悉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等都是民法典中规定的人格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不仅将抽象的法律条文故事化诠释,更对新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

  故事化的鲜活案例,让大众清晰认知人格权的边界,也让司法实践有了更具体的参照。面对个人信息泄露、个人征信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时,我们常处于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的状态,而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条文,对普通大众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门槛,这使得现实中许多人难以意识到自身人格权遭受不法侵害,或者能意识到一些行为给自身带来的不便和不适,但不知道如何判断该行为是否属于不法行为,该以怎样的方式积极维权。这无疑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让他们在一些不法行为上得寸进尺。最高法将具体的案情和裁判结果对照解读,使得法律知识通俗易懂,对侵权行为的界定也更为直观,有利于大众形成更敏锐的维权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人格权的法治氛围。

  案例的发布,让数字化时代产生的新问题、新争议得到了规范的司法解释。深入发展的数字化生活,让人们的人格权面临着更复杂、更多元的环境,而如何在不断产生的新事物中保护人格权,也容易成为司法争议地带。人工智能、可视门铃、搜索引擎等新技术正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工具,随之而来的则是算法滥用、监控泄露、越权读取等隐患,对此大众常常苦恼,却对法律界限认知模糊。案例直面这些前沿技术带来的实际生活困扰,强调了新技术应用中人格权保护的优先位置,彰显了人文立场和保障人格权的决心,同时将更有力规范数字化工具的利用,引导平台、开发者等审慎运营。

  除了鼓励维护人格权,案例中也对人格权保障的限度进行了相应的阐释,防止人格权被滥用。人格权不会成为混淆事实的挡箭牌,而是引导大众相互尊重、相互监督的法律屏障。

  大众对人格权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对人格尊严和个人空间的保护意识更为强烈,去年全国法院受理一审人格权纠纷案件近20万件,同比增长近20%。这也对司法机关的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社会成员维护人格权的共同认同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尊重并保障人格权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