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倾情抒写新时代的胜利和荣光

——读《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

李 舫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18日   第 07 版)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掩卷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人民日报这样讲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这句意味隽永的话。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因为书中不仅有着人民日报记者深入高原深山、雪域边疆,讲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故事的责任和使命,还有着对中国摆脱贫困的深刻思考。

  这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近年刊出的12篇(组)通讯,上编包括:《乌苏里船歌新唱》《脱贫了还要好好干》《脱贫攻坚看海雀》《在虞城,看乡村振兴的曙光》《阜平创富》《脱贫路上的赤溪村》;下编包括:《莽莽成昆出大山》《新时代大庆这样回答“铁人三问”》《三十而立看海南》《上海:对标全球最高 开放之风劲吹》《内蒙古:骏马奔腾七十载》《唐山四十年》。

  12篇(组)通讯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艰辛历程、胜利荣光,堪称新闻写作的范文。这些文章时空交错,大开大合;巨细交织,波澜壮阔;有星辰大海的胸襟,又有诗和远方的情愫;它们是国家记忆,更是时代华章。这些通讯多获得当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或好新闻一等奖,是人民日报新闻报道中的精品,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文学性,是思考的结晶、求索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这12篇(组)通讯后都附有参与采写记者的创作手记,为读者讲述这些精品报道背后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基层考察调研,体察人民疾苦,指导脱贫实践,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从首都北京的胡同老街,到山路崎岖的大凉山,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考察调研,都要走进普通人家,问冷暖、看变化,听民声、谋发展。这12篇(组)通讯中,有多篇是记者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地方后形成的。我们看到: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记者披星戴月、夜宿农家,行程600余公里,深入世代逐江而居、渔猎为生的赫哲族聚居乡村——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嘱托,收获了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素材和亲身体验,从而写出了赫哲族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写出了我们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写出了广大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在河北省阜平县,记者风尘仆仆,直奔骆驼湾。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记者进村时天已擦黑,天上还卷起雪花。他们同当地人一起,吃农家饭、宿农家屋,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过的唐宗秀老人家,嘘寒问暖,开怀畅谈。阜平是革命老区,聂荣臻元帅曾说,“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骆驼湾则是老区中的老区,如同中国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只麻雀”,人民日报记者“解剖麻雀”,以小见大,照见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轨迹。过去,唐宗秀家的旧房漏雨,遇到大雨天,在外打工的女儿就担心房子倒塌,打电话让老人出去避一避。如今唐宗秀全家住进新房,亮堂暖和,何以见得?记者用一个细节来叙述:“屋内暖意融融,月季花开得粉嘟嘟,全然不顾外面雪花飘飘。”看似无意的一瞥,实则为记者有着前后对比的有心之笔。在“阜平脱贫”“阜平创富”两篇“文章”里,记者写出了阜平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合力创“富”奔小康的佳话。

  ——在四川省,记者踏上成昆铁路,搭乘绿皮火车,奔赴大凉山深处。在路上,在山里,在绿皮火车车厢里,他们同彝族同胞聊生活、谈生产、话生计,懂得了“这条(政府)亏本运行的铁路,对于这些经年累月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同胞意味着什么”。正是读罢这篇文章,我们得以知道,成昆铁路不仅仅是一条铁路!它是一条战备路,靠近即将开工的“三线”建设标志性工程攀枝花钢铁基地;它是一条稳固边疆的民族团结路,途经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它是一条极具政治意义的路,经过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它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是西南几千万人走出大山的圆梦之路;它还是一条展现斗志与豪情的精神路,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的“争气路”,承载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在“路”上。

  ——在海南省,记者伫立横空出世已30载的海南经济特区,感叹“南海浩浩,天风荡荡”,感慨“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醒了这片沉寂太久的蔚蓝”,感奋“一个边陲海岛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感动“敢闯、敢试,埋头苦干,30年来,‘海南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止”。正是这样的感叹、感慨、感奋、感动,让记者写出了“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海南以‘闯海人’的飞扬激情,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的故事’。曾经封闭、落后的海南,如今开放、繁荣、文明、宜居。30年砥砺奋进,有太多的回忆长留心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古老开篇。在这部诗歌典籍中,佚名诗人用悠悠吟唱讲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索小康的朴素梦想。

  曾几何时,“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多少中国人最奢侈也是最卑微的愿望;曾几何时,停留在农耕文明中的人们所思所盼就是解决温饱;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所能想象的最高愿景;曾几何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曾几何时,“万元户”是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要吃好”,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超越。

  而今,穿越数千年风雨沧桑,这梦想在中国大地变为现实——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纵观世界历史,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当前,全球仍有7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在中国广大农村主战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的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今天的中国,不仅书写了最成功的中国脱贫奇迹,更为人类贡献了扶贫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人民日报记者用笔、用心、用情写出了见证奇迹的中国故事,倾情抒写了新时代的胜利和荣光。

  今天,小康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奋斗永无止境,只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才能够秉持耐力、坚定信心,才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因为——“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如果说“报纸是历史的底稿”,那么人民日报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应该是国家发展进程的历史档案,这本书中的12篇(组)通讯更是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的重要篇章。

  没有“新闻”,怎么写出“新意”?“新意”不足,怎样炼出深意?人民日报记者用12篇(组)通讯,扎扎实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黔西北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市赫章县,有一个海拔高度2300米、以“海雀”命名的苗族、彝族、汉族共居村寨,这里曾经被联合国专家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1985年,一位新华社记者来到海雀,被这里的极度贫困现象震惊,他连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内参,发到北京。这份内参,立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他要求“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从此,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在海雀、在赫章、在毕节、在贵州、在全国展开。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反贫困试验。新时代,人民日报记者挖掘贫困的历史因素,寻找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得出结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深植于血脉、基因的强烈使命担当,推动着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

  本书主编、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王一彪在《后记》中写道:这部报道集里所收录的稿件,“饱含着我和同事们的一个共同追求——思想的光芒、泥土的芬芳、文字的力量。”他用三句话来概括这些文章的写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天安门上看问题,胸怀“国之大者”,是因为“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政治机关属性与生俱来,旗帜鲜明讲政治天经地义,坚持政治家办报乃应尽之责,胸怀‘国之大者’更是必然要求”。田间地头找感觉,心里装着人民,是因为“一篇通讯报道能否感染人、打动人,关键还是看采写者心里是否装着人民、立场是否代表人民、文字是否敬畏人民。写出记录历史、描绘时代的好报道,就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抒怀”。鉴古学今求突破,笔端葆有乾坤,是因为“有品质、有格调、有筋骨的高质量新闻报道,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故事讲得好,能够引发读者同感共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这就是新时代的人民日报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永远在路上。他们,不!我们——翻越高山,穿过峡谷,奋楫激流,勇立潮头,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见证着中国迈向幸福生活的人间奇迹:不论是赫哲族聚居的八岔、悬崖峭壁的凉山,还是苦瘠天下的海雀、永葆活力的大庆;不论是太行山区的阜平、南屏峰下的赤溪,还是骏马奔腾的内蒙古、三十而立的海南……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照耀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坐在办公室里看屏幕,是欣赏不到最美风景的。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文章才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毕节师范学院毕业的詹以香,赴任海雀村支书的当晚,一个人心神不宁躺在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里,风声狗叫声格外刺耳,一夜未眠……”这样的报道细节,不与采访对象“火塘夜话”,没有感同身受,难以挖到,更难以呈现。

  在场感、带入感,写出纵深感,写出风云气,增强思想性、可读性,是这些通讯的一大特色。这12篇(组)通讯有大视野、大格局,善于从全局、从大局观察和思考问题、采写报道,充分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的主要原因、宝贵经验。

  如何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新时代人民日报记者的思考,也是新时代人民日报记者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