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刚是小学老师,供职于北漍中心小学,教语文和体育,同时兼做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业余时间,惠刚喜欢摄影,而且他的摄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千姿百态的鸟雀。惠刚爱鸟、怜鸟,常年痴迷拍鸟。
一
惠刚的老家在北漍(现属顾山镇),地处江苏江阴东乡,那一带地势低洼、是一片广袤的水乡泽国,当地人特地造了个“漍”字,用以形容自己多水的故乡。北漍的水确实多,那里的地名大多与水有关,如黄家圩、萧家圩、相家圩等。水多,环境好,各种各样的鸟便多了起来。惠刚的老家黄家圩四面环水,只一座小桥与外界沟通,他家的门前是条河、屋后是竹林。惠刚小时候见得最多的,便是河边的水鸟,再有就是竹林里叽叽喳喳的雀鸟。他至今还记得鸟儿飞过水面、掠过竹梢时那轻盈的身姿,惠刚说,杜鹃鸟一叫,他的童年就回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惠刚师范毕业,走上了北漍中心小学的讲台。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三面临水,极似惠刚老家。校园内花木扶疏、鸟鸣啁啾,惠刚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教学之余,便在校园里用相机为鸟雀留下美丽的倩影。惠刚觉得,这些鸟雀姿容高洁、气宇不凡,每一只都是可爱的精灵。
10多年一晃而过,惠刚的拍鸟事业风生水起,他的拍鸟地盘也从校园扩至黄家圩,再扩至赤岸村,继而扩大到北漍全境。电脑里存放着惠刚近些年的拍鸟成果,寻常的灰椋鸟、燕子、白头翁、鹭鸟,珍稀的白脊翎、棕背伯劳、斑鱼狗,濒危的黑翅长脚鹬、水雉等,林林总总的鸟雀,都在惠刚的镜头里占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惠刚介绍,目前北漍的本土鸟类约有上百种之多,仅鹭鸟就有白鹭、苍鹭、夜鹭、池鹭、牛背鹭等,经他之手留下照片的,起码有六七十种以上。说起来不免让人诧异,一部普通相机、一个长焦镜头、一副三脚架、一套迷彩服,便是惠刚拍鸟的全部家当。
二
香山脚下有片樟树林,距黄家圩不远,樟树高大粗壮、枝柯交错,望去一派葱郁。一次惠刚寻鸟经过此地,见樟林里栖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鹭鸟,有的白、有的灰。它们或在树冠上空低翔、或在樟树枝头跳跃,闪转腾挪,好像一缕缕云彩在舞蹈。惠刚找了块高地,端起相机一阵狂扫,可令他遗憾的是,出来的照片太“水”,缺乏意蕴和冲击力。回家后,惠刚找来几根宽窄适中的木板,截成几十块脚踏板,每块长约一拃。他在林中看好一棵最高的樟树,把几十块踏板从下到上固定在树干上,自己则缘着踏板,交错着向上爬升。终于爬到樟树最高端的分叉处了,惠刚喘口气,一屁股坐了上去。在这里,鹭鸟纷飞的景象尽收眼底。惠刚说,自从占据了樟林制高点,把自己也变成一只鹭鸟后,他拍出的鹭鸟姿态各异,画面质量明显较以前强了许多。
爬树也不总是轻而易举。毕竟80公斤重的人呢,每次上去,惠刚都累得腰酸背痛,何况还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一次,惠刚正聚精会神拍摄一对白鹭,“啪”地一声,一条大蛇从天而降,把他吓得不轻。这之后,惠刚花钱在樟林中搭了个观鸟塔。观鸟塔用金属脚手架搭成,10多米高。塔的最高层是个2平方米大小的平台,远远高出树巅,四周罩着密密的黑网,网的每一面都开着两个小孔,用以置放相机镜头,而镜头下面就是鹭鸟的家园。观鸟塔搭成后,惠刚会在早晨5点到8点、下午4点到傍晚7点之间攀上塔顶平台,猫着腰,一待就是几小时。那以后,凭借几近零距离的拍摄,惠刚镜头下的鹭鸟现出了别样风采。为了拍摄这些精彩瞬间,惠刚尝够了寂寞的煎熬,还有初夏成群结队蚊虫的侵袭。
观鸟塔搭在樟林中,观鸟亭则建在藕塘边。藕塘是赤岸老街东北面的一片水塘,约有120亩左右,水塘里植有成片的莲藕。每年春天,广阔的藕塘不但吸引了喜鹊、斑鸠、白头翁、黑水鸡等大量本土鸟类,更成为赤麻鸭、伯劳、水雉等众多候鸟的加油站,它们在这里觅食、歇息,为漫长的征途补充营养、积蓄体能。观鸟亭是赤岸村建造的。村里投资15万元在藕塘边打造了这样一座双层观鸟亭,集护鸟、科普、环保教育于一体,提升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也为惠刚倡导的生态教育注入了鲜活内容。这些年来,在北漍中心小学的支持下,惠刚倡导成立了少年科学院,从鸟类研学和环保教育做起,将爱鸟、护鸟融入少先队活动体系,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同学们跟着惠刚观鸟、拍鸟,倾听大自然的心跳,并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宣传鸟类知识,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三
春天说到就到,每逢此时,惠刚会告别汽车、开起电瓶车,生怕惊扰鸟雀恬静的生活。天朗气清,惠刚带着“少科院”成员来到藕塘,他们要对这里的鸟类进行新一轮调查。如今的藕塘已成为“少科院”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们或端相机、或持望远镜,屏心静气、仔细观察,并不时喃喃低语、相互交流。惠刚说,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北漍的鸟儿越变越多,今年藕塘里的鸟儿就比往年多了好几种,仅黑水鸡就有100多只,称得上是黑水鸡的乐园了。
清明在家,忽然接到惠刚的电话,说上午有群黑翅长脚鹬光顾藕塘,共14只。黑翅长脚鹬属候鸟,黑背白腹,长着一双红色的长脚,身材高挑。惠刚在电话里说,长脚鹬在迁徙途中一般只在“加油站”停留几个小时,让我们快去。
于是和朋友一起上路,约摸一小时后,到达藕塘。长脚鹬还没启程。惠刚示意我们放慢脚步,说长脚鹬胆小,不要惊动了它们。我们在距藕塘10来米的地方停下,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长脚鹬排着宝塔形的队伍,双脚涉水,正低头在水里搜寻着食物,俄顷,又抬起头,在水中慢慢踱步,仿佛一组美丽的五线谱,姿态颇为优雅。我们痴痴地看着,惠刚则在边上不停地按动快门。大约过了10来分钟,领头的那只鹬鸟忽然双肩一耸,两脚随即在水中踩出几点水花。紧接着,两道黑色的弧线一闪而过,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鹬鸟一声鸣叫、飞上了蓝天。其它长脚鹬见状,纷纷紧随其后,振翅高飞。
我们怔怔地立在塘边,目送长脚鹬飞去。许是留恋藕塘的环境吧,一开始,长脚鹬飞得并不快,只在水塘上空盘旋。它们频频扇动翅膀,双脚笔直地伸向后方,用自己流畅的身姿在空中写下一首优美的诗篇。慢慢地,长脚鹬加快了飞行速度,不一会儿便淡成一串小小的圆点,融进湛蓝,渐渐消逝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