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2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外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4日   第 10 版)

  图一:北京冬奥列车冰雪中飞驰,在居庸关附近与长城同框。
  邢子鸣摄(人民视觉)

  图二: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船上向送行人群告别。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新华社发)

  全球首列无人驾驶高铁开行(图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世界上首列无人驾驶高铁投入运行,以在冬奥会的两个主要赛区北京和张家口之间运送运动员和官员。

  这种子弹头列车能够自行行驶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但在这趟几十分钟的旅程中,它还经过了另一个工程奇迹:八达岭长城站。

  2019年竣工的这座高铁站距离长城最热门的一段——八达岭长城的入口仅一箭之遥。为了保护这座标志性的历史建筑在结构上不受破坏,这段高铁线路及车站都建在深深的地下。这座车站位于地下102米处,建筑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下高铁站。

  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下修建这样一座复杂的车站,其中还包括12公里长的隧道系统,这绝非易事。据中国媒体报道,工程师们利用精准电子雷管减震技术,使爆破震动的幅度降到最低。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

  

  中国成为“南极科考大国”(图二)

  不久前,中国向南极派出第38次科学考察队。此次远征的科学意义几乎不亚于太空之旅。第38次南极科考队已于2021年11月随“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第一批154名队员,第二批101人,预计将于2022年4月中旬返回国内。

  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

  在此次科考开始前,中国南极中山站全面更新了通信系统。现在,科学家可向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实时传输所有测量结果。

  目前,中国在南极已建成4座配备最新技术设备的科考站。其中,中山站是最大的。2010年,它在大规模改造后焕然一新。现在,这里的种植自控系统每天可无土栽培重量以公斤计的新鲜蔬菜,主要包括黄瓜、生菜和白菜。

  近年来,中国还在南极建成了昆仑和泰山2座科考站。昆仑站安装了南极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巡天望远镜,而泰山站则成为昆仑站的中继站。另一座科考站长城站设立于1985年,几经扩建,最多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是一座常年性的科学考察站。

  ——据俄罗斯自由媒体网报道

  

  “汉服热”风靡中国多座城市

  当日本人说起中国时,每每会提到一座城市,那就是四川省的成都。这里有大熊猫繁育基地,还有数不清的火锅店。也是在成都,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当我们想要一探究竟时,却发现“汉服热”早已风靡全中国。

  从2007年起,成都开始举办汉服爱好者的聚会。在政府主导下,一个被称为“汉服一条街”的区域被开辟出来。随后,西安和杭州也有了自己的“汉服街”。

  汉服的流行,是近来在中国掀起“国潮热”的一部分。所谓“国潮”,是指认为国产品牌和中国文化很酷的一种潮流。在中国成长为经济大国的过程中,一跃成为消费主力的“90后”“00后”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不断上升。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支持国产品牌和传统文化。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