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2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企业和人才创业圆梦高地

成都高新区发布“十大攻坚计划” 全力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1日   第 12 版)

  2月8日,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吹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产业基金组建计划、领军人才政策及首批“政策找企业”惠企项目,明确将全力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与广大企业携手创业圆梦。

  成都高新区广泛征集梳理企业诉求,制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包括市场机会“云链接”、股权融资“快车道”、研发加计扣除“便捷享”、高端人才服务数字专员、新赛道助力成长、“向阳花开”、工程建设服务“一站通”、空间载体“容易找”、“一码办成事”及法治护航行动。

  成都高新区将从政务服务、政策供给、人才发展、要素保障、宜居城市、亲清社会六方面着手,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以高标准高水平构建高品质营商环境,建设中西部“创业高地·筑梦之城”。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聚焦硬核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针对区域创新型企业聚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强等特点,2021年11月,成都高新区召开招商引智动员大会,提出未来五年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并结合社会资本,推出总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其中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为企业成长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推进产业基金组建,将安排出资不低于18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不低于6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40%规模投向电子信息产业,20%投向生物医药产业,20%投向新经济产业,20%投向包括现代服务业及未来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

  针对企业获取市场机会途径分散、研发支出大等情况,成都高新区今年还将推出市场机会“云链接”、研发加计扣除“便捷享”、新赛道助力成长等计划。

  2月8日会议当天,成都高新区还发布今年首批“政策找企业”惠企项目,持续拓展“政策找企业”覆盖面。

  解决技术问题

  给予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资金支持

  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成都高新区今年还将大力引进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并发布专项支持政策。

  支持成都高新区新型研发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面向全球引进符合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方向、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辖区重点企业根据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需要,面向全球引进符合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建圈强链方向、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

  成都高新区将给予两类人才最高2000万元支持,支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开展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经评审可给予最高1亿元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将搭建领军人才“一对一”数字化服务平台,及时响应和协调解决人才诉求。

  当前,成都高新区已吸引聚集国家级人才431人,省市级人才1000余名,各类人才总量突破70万人。

  优化服务保障 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为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成都高新区持续做优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推出“向阳花开”计划,重点解决0—6岁托育和学前教育难题,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一站式服务专区,建立社会投资重大产业项目综合调度制度,实施产业专员负责制度,提升“面对面”“一对一”解决问题的响应能力。

  为帮助企业快速精准找到产业载体空间和办公场所,成都高新区还将推出空间载体“容易找”,实时更新楼宇数据,扩大国有载体规模,开展优质专业产业空间供给试点,多元化解决企业场地需求。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升级打造智慧政务系统,升级企业服务平台,集成高企服务管理系统、金熊猫、信用查询、人才项目申报等各类企业服务平台。

  全力做优“六大生态” 

  打造企业和人才创业圆梦高地

  2月8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2021年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包括“区块链+政务服务”利用区块链、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政务数据链上存证和共享、远程授权办事,推出“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评价系统、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业一证”准入即准营、司法确认“立等可取”等。十大案例是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2年,成都高新区将乘势而上,全力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将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企业和人才创业圆梦高地,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来源:成都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