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长安街复兴路段北侧,五棵松体育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棒球项目的比赛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里又举办了冰球比赛。
我居住的地方,离五棵松体育中心很近,站在楼顶,可俯瞰全景,步行只需一刻来钟。冬寒日丽,我从五棵松奥林匹克文化公园进入。
公园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犹如植物园。这里是市民健身活动的场所,有舞剑的,打太极的,抖空竹的,滑旱冰的。忽然,林中传来画眉的鸣叫声,抬眼望去,树枝上挂着一个个精致的鸟笼,有老人在遛鸟。我迈着悠闲的脚步,边走边看。西边是华熙特色商业街,是五棵松体育场馆群的配套设施。最火爆的是冰乐园,大多是家长带着小孩来的,初学的孩子,由大人陪着,推着鲸鱼造型的红色冰车滑行。稍大一点的孩子,独立滑行,如雏燕展翅,轻盈飞驰盘旋。更刺激的是时空滑道,我登上高空站台眺望,两条彩色滑道,由高向低,波澜起伏。孩子或大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坐在轮胎似的气垫上,用绳带系紧后,助力一推,如脱缰的野马,奔涌而下,而后传来一阵尖叫和欢笑声。
纵横交错的街道和路旁,到处是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冰墩墩”“雪容融”吉祥物和“冰丝带”图案的杆旗,树枝上挂着一个个红石榴似的小灯笼,长条的玻璃灯如冰挂,还镶嵌着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冰雕雪花”。
我穿过篮球公园,最后来到广场东边的主场馆。一座雄伟庄严、外层通体金黄色的金属结构建筑,方方正正地矗立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亮。广场上,高高的旗杆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东南角的长方体银灰色建筑为冰上训练中心。墙体装饰别具一格,每块方框内的“米”字形结构,由红、黄、绿不同颜色组成,随着脚步移动位置的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冰凌花。
我仿佛走进一座金碧辉煌、迷宫般的城堡,穿越了时空。40多年前,我初到北京,所在单位距离五棵松地铁仅一站路程。当时这里最著名的地标建筑是路南的解放军总医院,路北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种着水稻、麦子和大白菜。我还参加过当地助民义务劳动。令我好奇的是五棵松地铁站名的来历。有一天,我独自步行来到地铁站,在西边北出口,似乎真的看到了五棵松树,记得其中一两棵树干高而粗壮,是枝干盘曲的苍松。其余像是白皮松,相对矮小,树龄短,枝叶苍翠,像是补栽的。后来有“老北京”告诉我,这块地原是清代提督邵英的墓地,周边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傲然挺拔,枝叶繁茂,相互依偎拥簇。民国时,这一带虽然人烟稀少,却是通往京西的必经之路。门头沟有些无业穷苦人家,靠进城送煤炭、送山货、拉骆驼为生,同时为城里做买卖的人出城引路当向导,还有城内的香客若是去潭柘寺、戒台寺进香,也要从此地经过。行人怕途中遭不测,不敢独往,相约在五棵松下歇脚聚集,三五成群,搭帮结伴而行。五棵松就这样叫开了。如今,周边的沙窝、北沙沟、定慧寺、公主坟,以及永定路附近的铁家坟,仍保留着这些地名,并作为公交站或地铁站命名。
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修建地铁一号线,线路从五棵松经过,并设“五棵松站”。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五棵松建起了五棵松体育馆,在奥运会之前落成。西边仍保留着大片空旷的土地,春日里成为市民们放风筝的场所。自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成功,五棵松体育馆功能拓展,规模扩建,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完备。五棵松一带已成为京西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
一场大雪,喜降京城。雪后初霁,我正好路过五棵松体育中心,地面被积雪覆盖,道路旁、公园里,玉树琼枝,绽放美丽的冰凌花。眼前是一片纯洁的冰雪世界。夜幕下,满城流光溢彩,缤纷璀璨。金色的主场馆,在灯光映照下,光芒四射,更加绚丽灿烂。
五棵松作为地名诞生之初,是集合约定、结伴前行的标志。如今,应冰雪之约,携手向前,一场全球注目的冰雪盛宴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