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湿地: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24日   第 11 版)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

  2022年对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之际,湖北武汉将在11月承办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此次会议与今年的“世界湿地日”选用了同样的主题:“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2021年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次会议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目标一脉相承,表现出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全球对世界未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相互关联。

  《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鸟类尤其是水禽,既是湿地多样性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湿地质量的标志。环保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呼吁保护湿地;现在,人们则从可持续的未来生活角度,更加切实相信应该将湿地——哪怕是人工、暂短浮现、毫不起眼的那片沼泽以及那些以此为家的生灵——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远不止是生态保护的成果,更可视为文化智慧、途径和留给未来的遗产。

  中国分布着世界上90%以上的湿地类型。在多种多样的湿地景观上,开展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有着漫长的社会共识演进过程。向世人提供经验和思考,是中国人的责任。此时,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仍将是梳理曲折、衡量水平的一项可靠基准。

  2022年,我们还会与更多的湿地和候鸟相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开始进入关键阶段。这一遗产项目符合世界遗产第(X)项的生物多样性标准,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潮间带湿地遗产。这些遗产地全都处于人口比较密集、交通十分便利的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周围有京津唐和“长三角”城市圈。在全球人口密集、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开展自然遗产保护,这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示例意义。

  再过数十年,当人们回溯“2021”“2022”时,也许会更清晰地以“遗产”来看待我们亲身经历的这段变化:社会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进程中。人们不再将保护自然视为专业、小众、只与环保相关的“事情”,而是在全局的、共同的文明观下,将自然、资源、日常的衣食住行、智慧成果放在一起重新融合并寻找其中的文化关联。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