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交汇两岸光影 激扬青春之思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06日   第 07 版)

  图为青年学生在影展期间参与“从平潭出发”72小时极拍竞赛单元。
  海峡卫视供图

  海风拂面,涛声回荡。11月20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在福建平潭落下帷幕。影展由海峡卫视发起创办,福建省电影局、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主办。

  IM两岸青年影展以扶持两岸高校青年影像创作力量为目标,集短片论坛、展映、大师班、训练营、表彰大会于一体。相较于第一届影展,本届规模更大、影响更广,共有290所院校报名参赛,收到参赛作品1376部。其中,台湾的高校26所,参赛作品103部。最终,有36部剧情短片、14部非剧情短片,计50部短片作品入围,获得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新锐剧情及非剧情短片、优秀短片等奖项以及“坚持探索精神”“最具创意作品”等表彰。

  参与影展的评委们认为,本届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相较于首届有了大幅跃升,显示了青年电影创作人开阔的视角和成熟的表达能力。获奖作品呈现多元面貌,既有反映残障人士内心世界、少数民族风貌的影片,也有讲述负笈美国留学生活、以色列年轻人生活的影片……年轻影人把创作的视角投向社会现实,书写更为宏大深邃的人生命题与时代命题。

  本届影展中,多部台湾作品入围多个奖项并获奖,引人瞩目。其中,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毕业的高士文凭借《好学生阿强》,反思刻板印象和标签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获评最佳导演。此次代携7部台湾学生作品,冲破疫情阻隔抵达影展现场的梁璐璐表示,台湾青年导演们异常珍惜此次影展,她连续3天沉浸在展映作品中,不断通过社交媒体向台湾青年导演们即时反馈现场反应,“每一处良性的互动和肯定,都会让青年导演们今后走得更远”。

  作为两岸最大规模的青年电影交流活动,IM两岸青年影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两岸青年交流和影视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增添了生机活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曾祥辉表示:“此次影展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心灵契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两岸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影视的未来添砖加瓦。”

  据介绍,作为面向海峡两岸高校影视专业青年创作人的扶持计划,本届影展扶持资金高达324.5万元人民币,为全球短片类影展的最高奖金。其中,“麒麟表彰”单元最佳影片扶持资金为30万元人民币,更是吸引不少青年创作者参与的驱动力。这笔丰厚的奖金来自平潭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奖补政策。

  近年来,在福建影视产业强劲发展的大趋势下,平潭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谋划,陆续出台《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版)》《平潭国际旅游岛影视产业总体规划》《平潭影视政策二十条(修订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凸显对台特色,突出海洋优势,从税收、落地、影视作品、两岸影视合作等多方面促进影视产业要素快速集聚。

  “影片创作,坚持很重要。不管年龄等因素,坚定自己,让时间去检验,去证明。”IM两岸青年影展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导演王小帅寄语此次获奖的青年影人。他希望借助影展的扶持和表彰,能够有更多的新人导演完成自己的作品并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