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归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南省加快构建开放引才机制——

南海明珠广揽海归英才

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7日   第 10 版)

  今年5月26日拍摄的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海南引才聚才行动步伐加快,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海南高质量发展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10月21日,欧美同学会第九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媒体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在会上透露,作为欧美同学会最为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本届年会在三亚举行,将围绕海南自贸港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结合海南省情特点,推出“双创”峰会、主旨演讲、圆桌论坛、项目对接等系列活动,希望能吸引更多留学人员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

  

  不断完善人才政策

  受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留学人员跃跃欲试,计划奔赴海南发展,其中不乏行业领军人物。海南本着“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则,也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在琼干事创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海南结合实际出台《行动计划》,聚焦海南自贸港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民生事业需要,积极引进培养使用各类人才,计划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海南特点、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集聚新高地。

  与此同时,在《总体方案》发布后,海南省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市场认可、专业共同体认可和社会认可为基本依据,把高层次人才划分为5个类别。

  其中,市场认可标准,以反映薪酬水平的纳税额作为主要指标,分别明确认定为各类别人才需要达到的个人所得税、企业纳税总额标准;专业和社会认可标准,以专业和社会认可的任职经历、工作业绩、荣誉称号等作为重要指标,分别明确热带农业、旅游业等15个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行业领域各类别人才标准。

  以三亚为例,据三亚市副市长吴海峰介绍,搭建国际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是三亚吸引更多海归人才汇聚海南、聚焦海南发展需求、积极服务海南各项事业发展的重点举措之一。三亚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只进一次门”的服务;成立留学人员联谊会,组建了130人的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员队伍,为海归人才提供贴心服务。

  此外,三亚还着力打造海归驿站,建设产权融合、职住一体、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才社区,给予相关人才每月1500到5000元不等的住房补贴,并出台人才子女就近入学,配偶就业安置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保障人才在三亚工作和生活。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为推进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去年8月,海南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展示出海南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新政策亮点,对于有意赴琼创新创业的高层次海归人才而言,这样的保护力度无疑给了他们更大信心。

  《实施意见》明确,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建设,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国际合作的保障作用,努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其中主要包括:强化依法治理;加大惩治力度;加强执法维权;优化审判、仲裁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加强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设知识产权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评价等具体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体现海南特色:一是将《实施意见》作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基础和主线,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同等保护,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将“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失信惩戒等机制”作为《实施意见》重点落实内容。三是探索建设知识产权特区。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作为试点区域,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国际化、规范化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

  共享自贸港新机遇

  数据显示,《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共引进人才16.8万人,同比增长425%,超过近三年引进人才的60%;省外户籍落户海南省共151086人,同比上升121.33%。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看来,一系列制度创新,为海南培育开放型、国际化的产业提供了有利环境。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可以进一步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带动中国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欧美同学会第九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媒体推介会上,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国章成表示,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速位列全国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23.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4%,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分别同比增长46.1%和81.2%。离岛免税全年销售额有望实现再次翻番、达到600亿元的目标,经济在恢复性增长中实现“开门红”。

  借助举办欧美同学会第九届年会契机,海南面向全省重点用人单位,收集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并着重做好自贸港政策、环境、区位和营商环境等优势的宣传推介工作。“突出海南自贸港的独特税收制度等政策安排,讲好‘海南自贸港故事’,吸引广大留学人才将自身优势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紧密结合,共谋发展,共享海南自贸港新机遇。”国章成说。

  

  延伸阅读

  《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以下简称《分类标准》)对高层次人才评价做出了五方面规定:

  一是突出全领域人才评价,将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国内人才、国外人才一体纳入评价范围,将人才标准覆盖各个领域、各个类别、各个层次。

  二是以薪酬水平为主要指标,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尽可能采取薪酬税收标准评价人才,根据纳税情况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在教育科研、医疗健康、社科文化等薪酬水平不足以完全反映人才层次的领域,设定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标准。

  三是坚决破除唯“帽子”倾向,不把“帽子”作为各领域人才评价的普遍要求,对引育性人才项目的“帽子”不再保留。

  四是突出国际人才评价,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聚焦国际人才,把国际上所认可的人才评价指标尽可能纳入。

  五是不拘一格评价新业态人才,通过设定新标准,把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各类新业态人才如电竞奖项获得者、网红主播、知名网络作家等尽可能纳入进来。

  据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分类标准》认定的A、B、C、D、E类人才分别对应原有标准中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可以获得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待遇。

  同时,结合《分类标准》编制情况,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认定办法》下放了认定权限,优化了认定程序。为推动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将E类人才认定权一放到底,下放给具备条件的中央驻琼企事业单位、总部经济企业、省重点园区、省属事业单位、省属重点企业、法定机构、市县认定并发证;将D类人才认定权下放给具备条件的省重点园区、市县认定并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