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生态好了,生活美了

绿水青山的中国实践(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报记者 何欣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0日   第 12 版)

  位于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场。
  本报记者 何欣禹摄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里的稻谷成熟,一派丰收景象。
  陆 忠摄(人民图片)

  三江源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卓乃湖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给藏羚羊幼仔喂奶。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10月11日至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即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期间,举办了生态文明论坛,其中一个主题分论坛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在这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性会议中,聚焦中国的“两山理论”,旨在探讨“两山理论”的转化机制和路径选择,为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提供解决方案。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两山”理论的实践中,我们是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又是如何增进人类福祉的?在COP15大会现场,本报记者听到许多鲜活的故事。

  

  国家公园的积极探索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腹地,常住人口3000多人。

  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初,乡民们的去留曾让决策者颇费考量。

  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说:“通常认为,人是造成破坏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最初成立的时候,也是希望把核心区的人全部移到外面去。但移民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若处理不好,对民生的影响非常大。”

  世居于此的昂赛乡村民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彼此相依,已成为自然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终,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采取了将原住民留在核心区内的做法,在保护区内力争兼顾保护与发展。

  国家公园试点成立后,整个昂赛乡畜牧业的规模控制在3万头左右。

  “5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我们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施‘一户一岗’的管护,让牧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能过上好日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说。

  昂赛乡村民才仁尼玛就是其中一员。“一户一岗”公益岗位不仅让他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还有了更多观察认识自然的机会。如今,他可以通过粪便、脚印分辨出不同的野生动物甚至大型猫科动物雪豹的行踪。

  才仁尼玛的身份不止这一个,他还是当地极受欢迎的自然体验向导。2019年,公园管理局向昂赛乡授予“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权,为这里的牧民家庭增加了新的生计。以合作社为主体,牧民经过培训可担任自然体验向导、司机并作为接待家庭,带领自然体验者观察记录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我国率先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中将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与保护工作结合在一起,以多种方式进行了真正的生态产业化,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部分国家公园相关区域实现了主流化,三江源就是很好的例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在大会发言中说。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昂赛乡的牧民们依旧和野生动物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生态农业高效增收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境内,层层相叠的梯田绚烂夺目,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这如诗如画的梯田稻背后,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带来的馈赠。

  “一般的水稻品种种植3-5年就会退化淘汰,但这里的水稻品种连续种植百年而经久不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说:“经过我们研究,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当地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多样性。经过长期发展,水稻品种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有助于产生品质优秀的大米。”

  保护和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助力山区农民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途径。

  “除了遗传多样性,还能利用物种多样性相互耦合的原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不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一来,药材不仅质量好,且不与粮食蔬菜争地,助力山区群众减贫效果显著。”朱有勇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也分享了中国云南的案例。她表示,在云南省丽江市的宝山石头城,山坡陡峭、灾害频发、经济相对落后,但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当地通过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对传统土特品种进行收集并与市场对接,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带领团队专注于羊肚菌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创制利用。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显著,土壤类型各异,雨热同季,为真菌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海内外闻名的“真菌王国”。在收集的8920余株细株中,杨祝良团队筛选出“昆植1号”和“昆植2号”等高产种质30余株;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将大田种植的成菇率提高了20%-30%,将种植周期由过去的120天-180天缩短至60天-100天。2017年至2021年,示范种植1.96万亩,实现纯收入1.92亿元。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野生资源。

  典型地区的示范作用

  “过去一些人可能认为,环境保护会阻碍经济发展。但据我们的调查,现在超过50%的公众认为保护环境会带来很多新的经济机会,前景会越来越好,如果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做出选择,绝大部分人都要绿水青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表示,过去10年,有80%的中国人认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提升了中国的发展质量和人民福祉。

  “2017年10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那邦镇那邦湿地出现了一只鹳嘴翡翠。”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说。那一次,这只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鸟类,在那邦湿地停留了197天,吸引了近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这些吃住在那邦镇的‘鸟友’,至少带来了50万元的经济效益。小小的一只鸟,为当地带来了50万元的收入,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证明吗?”杨晓君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共命名了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总结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作、生态加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8种转化模式,这些都为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