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首钢和一座城

唐 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27日   第 12 版)

  首钢园区的“西十筒仓”旧址,成为冬奥会组委会所在地。
  人民图片

  观众在首钢园举行的冬博会上观看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模型。
  陈晓根摄

  在首钢工业园,有一块醒目的标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砖红色的大字凝结着氧化过的岁月痕迹,大字之下是一片本色的钢板,钢板上的锈迹深深浅浅,从远处看像一幅别具匠心的溪山行旅图,昭示着首钢的历史和今天。

  首钢的整体搬迁,距今已有11个年头了。首钢人习惯用两个词来浓缩百年时光里的巨大变迁——“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山到海”指的是首钢从背靠燕山山脉到渤海之滨的曹妃甸;“从火到冰”指的是首钢从热火朝天的炼钢地,变成了冰凝雪融的冬奥会场馆。

  一个企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一座城市的岁月里,绵延百余年?

  “既然是首,就要带头”

  首钢的前身是1919年建立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铁厂。

  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弃了30多年的旧铁厂里,工人们胼手胝足地建起了一座新的钢铁厂。1950年,破旧的一高炉被提上改造日程。首钢几十名工友连续33天没回过家,24小时连轴转,使得高炉的两个主要指标全部达到了世界第一:利用系数突破2.5,超过了当时苏联的钢厂;焦比降到336公斤,低于日本同级别的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改造,三四五号高炉,初轧厂,冷拔厂,电焊钢管厂……一个接一个开工上马的工厂,将首钢厂区外一片片荒野和菜地变成了一座座崭新的厂房。

  随着首钢厂区逐渐扩大,从厂区到北京市区的沿线也逐渐繁华。上世纪60年代,北京修建新中国的第一条地铁时,整个石景山地区还是乡村,只是因为首钢坐落于西郊,才会在地铁里加入了需要通向首钢家属区的站点。

  1970年6月8日,在接见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代表时,周恩来总理对首钢的代表说:“首钢是首都的钢厂,既然是首,就要带头!”

  很长时间里,首钢人都是按照这句话,去理解和承担自己在北京肩负的使命。在那段北京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为最大目标的日子里,整个北京的第二产业比重从1954年的44.1%,提高到1980年的71%,而首钢的突飞猛进是其中最大一块“压舱石”。

  工业改革看首钢

  1994年是首钢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这一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00多万吨,名列全国第一。首钢一家企业上缴的利税达到全北京市税收的23%。

  这一切都要从1979年的改革说起。

  1979年,首钢成为国务院宣布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的8家试点单位之一。首钢提出了“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承包方案——在每年上缴利税递增7%的前提下留成利润。“承包制”给首钢带来的是跨越式的大发展:到1988年,首钢铁矿石产量1975万吨、生铁产量336万吨、钢产量357万吨、成品钢材产量314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75.9%、137%、199.4%、268.4%。

  不仅如此,首钢还开展了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等一系列突破性举措。由此,全国有了“农业改革看凤阳,工业改革看首钢”之说。

  留在企业里的利润,首钢把其中六成拿来扩大再生产,两成用作职工福利,还有两成作为工资奖金。这样一来,激增的不仅是首钢的产量,还有工人们的收入和福利。首钢“承包制”实行了15年,职工的工资福利按照年均16%的速度,也持续上涨了15年。

  环保搬迁“从山到海”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首钢不再是北京这个城市的宠儿。尽管从1995年开始,首钢每年环保投入接近2亿元,脱硫、去酚、过滤……所有环保设备都不惜血本地用了全世界最好的。厂区漫天烟尘的情况减轻了,工人在钢炉前工作一天还能做到脸上不脏,排放的烟气最高能够达到98%以上都是水蒸气。

  然而,钢铁业毕竟是耗能污染大户。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给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更是把首钢搬迁的决定向前推了一大步。终于,2005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决定首钢逐年减产,同时进行搬迁,离开北京。

  几十年间,亲手建立起来了那么多“全国第一”,又要亲手把它拆掉,这是在自己的心窝子上动刀子。即使抛开感情不谈,把800万吨产能的特大钢铁企业东迁250公里,也堪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计划。

  但首钢人就这样再一次从无到有地干起来了。

  距京城200多公里之外的河北曹妃甸小岛很快崛起一片新钢城。一年后,首钢新址一期工程,11.95平方公里全部吹填完毕。3年时间,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花园式的厂区,簇新的宿舍楼、餐厅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双向四车道的便利交通全部建成。

  在海滩上,首钢人实现了二次创业,也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从造船的宽厚板,到汽车用板、家电外壳用板,再到小饮料罐用的镀锡板,从油气管线到电子器件,31个钢种、280多个牌号的产品全部属于高精尖品类。“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国庆阅兵检阅车辆,都用上了首钢的钢。

  2010年底,首钢在京的最后一座高炉停产。停产当天,最后一炉铁水从提梁上滑过,倒进储藏罐时,钢花四下飞溅、绚丽一如烟火。现场的媒体和工人们不断按下快门。事实上,当代的钢铁冶炼早已经完全没有钢花四溅的火热场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这最后一炉钢的绚烂,首钢的工程师专门在电脑里手动改了几个数据,造出了美丽的视觉效果供大家纪念。

  “从火到冰”实现美丽跨越

  停产后的首钢不再火热。

  随着北京城市面积的扩大,首钢早已不再偏僻。坐落在长安街西延线上,交通四通八达,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在节节攀升的房价之下,总计8.63平方公里的厂区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但这是被首钢率先否定的方案。

  首钢人一直像看护眼珠子一样看护着这片已经停产的厂区。2006年,首钢旗下的首建投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刘伯英团队,对现存建、构筑物的现状、历史、文化、艺术、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逐一进行综合考察,确定了36项强制保留、42项建议保留以及124项重要工业资源。

  2015年7月31日,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一项世界罕见的改造项目开始了。几年时间里,首钢园区将自己打造成了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现在的冬奥组委和冬残奥组委办公地,是6个改造过的筒仓,过去用于储存和运输高炉炼铁原料。筒仓外观统一保持混凝土工业建筑的本色,干净清新。筒壁上被切割出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窗口,筒仓之间用观光电梯相连。主办公楼大落地窗外通向空中的皮带通廊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框架,还被重新喷涂上了生产时期的首钢蓝。不远处,小火车静静地躺在轨道上。沿着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向南,原本用作晾水冷却池的秀池波光潋滟,一群群肥大的锦鲤在水里游来游去。秀池原本水深5米,改造后被压缩到了1.2米,深处的空间被改成地下车库和水下艺术展厅,陈列展览着首钢辉煌的百年厂史。

  单板大跳台场馆、精煤车间、1号高炉……无人驾驶电动车在园区里穿梭,给充满阳刚气息的钢铁遗存带来了几分科幻感。

  2018年6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城市更新服务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首钢园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举行。这一天,首钢凭借自己的成绩让奥运会最高级别赞助商的名单上首次出现了“城市更新服务商”这个新类别。

  曾经给北京带来荣光和财富的首钢,几经变迁而始终与北京紧密相连。火热的钢铁生产场面或许不可复得,但时光里凝聚的那些来自集体和岁月的力量,是时间无法消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