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柏粮集团董事长尚金锁——

储好每粒粮(身边的小康故事)

本报记者 史自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12日   第 04 版)

  夏日炎炎,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柏粮集团粮库内,上一年入仓的小麦正经历一场全新的仓储试验:向仓内吹入冷空气,用保温措施将冷空气“存住”,打造贯穿全年的低温环境,让粮仓成为存粮的“冷库”。虽然室外温度已达30余摄氏度,但粮仓内温度仅约14摄氏度,粮堆内部最低温度更是低至约2摄氏度。

  “低温可使粮食处于休眠状态,抑制储粮害虫和霉菌生长繁殖,最大限度保护、保鲜粮食。”河北柏粮集团董事长尚金锁说。

  粮食产得出,也要存得住。高水分玉米水分大,易霉变,很多企业不敢收储,也造成农民卖粮难题。柏粮集团创新方法,将高水分玉米装入正常麻袋,根据不同水分和存储环境,采取不同码垛方式,留出通透风道,使水分在20%以内的玉米不用晾晒、烘干就可以安全度夏,达到降水、减耗、保鲜、保值的目的。这就是闻名全国的“金钱孔”通风垛技术,其成本比晾晒降低约50%,比烘干降低约70%。

  几年前,一批2万吨的大豆从东北移库至柏乡。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柏乡县夏季气温高,此前从未有过大量储存大豆的先例。柏粮员工用“用棉被包裹木箱卖冰棍”的原理,为大豆“夏盖棉被冬通风”,创造低温小环境。历经4年零8个月的存储,这批大豆的发芽率达98%以上,刷新了东北大豆在华北地区储存保鲜的新纪录。

  “我们已经做到了‘不坏一粒粮’,下一个目标是‘保鲜粒粒粮’。”尚金锁说,只有依靠创新,保粮护粮之路才能越走越远。几十年间,柏粮集团由一个仓容不足100万斤的小粮站,发展成为仓容13.6亿斤的地方大型粮食仓储企业。

  窥一域而知全局。近年来,中国粮食储备能力不断增强,新技术加快推广运用,仓储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维修改造了一批老粮库,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8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