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红色龙江再出发(红色地标巡礼·黑龙江篇)

周媛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9日   第 12 版)

  7月中下旬,北大荒集团有机小麦开镰收割。
  许颖献摄(人民图片)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保护区,丹顶鹤在空中自由飞翔。
  王 波摄(人民图片)

  肥沃黑土,连绵森林,奔腾江河,辽阔湿地……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是连接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桥梁。

  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黑龙江分别以“红色龙江,英雄不朽”“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走进铁人,感受拼搏”“生态伊春,美丽乡村”四条精品线路入选。黑龙江拼搏奋进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上留下了不朽诗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承革命理想

  浩瀚林海,白雪皑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率先在白山黑水间打响,东北抗日联军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与敌人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黑龙江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主要地区和对日寇作战的重要战场。抗日将领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英勇无畏的赵尚志和抗联部队令敌人胆寒,“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是日本侵略者发出的无奈感叹。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与敌人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痛斥敌人,最终英勇就义。这种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东北抗联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位于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内,展示了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等抗日英雄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与之紧邻的东北抗联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全面反映东北抗联14年英勇战斗历程的综合性博物馆。两馆形成完整的展览体系,生动、全面地向世人诉说着东北抗日英雄的战斗故事。

  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联博物馆所在的一曼街,正是以赵一曼烈士命名的,沿着这条街行进,能直达以赵尚志将军命名的尚志街。这里既是商业街,更是追溯革命精神、缅怀英雄先烈的红色地标。

  行走黑龙江,可以发现,这里处处蕴藏红色印记。为缅怀赵尚志、赵一曼等革命烈士,位于尚志市的烈士陵园设立了抗联三军师级烈士纪念碑,这里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建设定点项目之一。

  激发精神力量

  松嫩平原横跨黑龙江、吉林两省,寥廓壮美,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新中国发现了储油量丰富的大庆油田,使我国石油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新中国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因石油短缺,工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面临极大困难,油田建设急需提上日程。经过艰苦的地质勘查,党中央决定将石油开采重心调至石油资源丰富的大庆。至此,大庆石油会战拉开序幕。

  当时的平原,荒芜一片,物资供应极其短缺,大庆油田开发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恶劣条件,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强大的精神力量,经过三年多艰苦奋斗,最终胜利完成了大庆石油会战,取得重要成就。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的铮铮誓言,至今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大庆人为祖国奉献的磅礴力量。在黑龙江大庆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顶天立地的花岗岩雕塑展示出“铁人”的英雄形象,视频影像、战报墙等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展厅陈列了大量历史照片和文物,一件件沧桑史迹,无一不彰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光辉。

  大庆油田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能源动力,而北大荒则成为中国的粮仓。

  昔日的北大荒了无人烟,荒草丛生,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地方。这里拥有400年才生成1厘米厚的优质黑土层,但流失严重,还有蚊子、牛虻等多如牛毛的病虫害。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先后有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等,义无反顾地前来开垦拓荒,缔造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奇迹。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总书记的嘱托与关怀,为北大荒人注入了无穷动力。今日北大荒,粮食生产连续10年保持在400亿斤以上,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这里还孕育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北大荒博物馆的人名墙上,镌刻了12000多名长眠于此的拓荒先驱的名字,此外,还有数以万计未留下名字的拓荒者,他们将汗水、青春和生命洒在黑土地上。

  坚持绿色发展

  伊春作为黑龙江生态旅游城市,享有“红松故乡”“祖国林都”美誉。“生态伊春,美丽乡村”路线从伊春铁力市年丰乡长山村出发,经马永顺纪念馆、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森林博物馆、上甘岭溪水林场等地。一条路线串起伊春的乡村风光、自然风光,更展现了这座城市与森林和绿色发展的不解之缘。

  在伊春铁力市年丰乡长山村,荒废的闲置房变成了一个个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宿。随着村中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村里也热闹了起来,发展起餐饮、住宿、游玩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2020年7月,长山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品尝原汁原味的东北铁锅炖,更能欣赏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

  作为地级城市,伊春拥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这不仅因为伊春本就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更得益于伊春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在伊春市马永顺纪念馆,大量图片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这位育林英雄的光辉事迹。新中国成立伊始,黑龙江林区成了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马永顺创造了当时全国手工作业伐木最高纪录。工作的同时,马永顺还善于钻研,他总结创造出的工作方法成为当时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材。

  1959年9月,马永顺参加全国群英会。周恩来总理说,“你们林业工人要多造林,造好林,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这成了马永顺奋斗的目标。

  打那时起,马永顺提出采育结合,保护林中幼树不受伤害,并在春季利用工余时间植树造林。退休后的马永顺也一直惦记着种树的事,甚至动员全家三代人每年跟自己上山造林。在他的激励下,当地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绿色事业,马永顺所在的林场累计造林1000多亩。2009年,马永顺获得“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今天,红色龙江正向着绿色发展出发,向着振兴出发,向着幸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