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博物馆接连举办重磅展览,继“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后,又推出“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
此展览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遴选出146件(组)书画及辅助展品,时间跨度从三国时期至现当代。展品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部分重要文物来自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等单位。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艺脉/艺术成就”回顾了上海千年书画艺脉与成就,阐释了“一部文人画史,半部与上海相关”。重点展品有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页》、北宋米芾《行书道祖帖卷》、元代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等。
第二部分为“人文/地区互动”。这一部分聚焦上海自然风光、语言饮食、人文构成等在书画中的体现,尤其关注明清以来江南文化两大重镇上海与苏州在书画领域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鉴藏/艺术影响”梳理了元末至清末民初近700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四个主要阶段,即“肇兴”(元末明初)、“四分天下”(明代中叶)、“高峰”(明末清初)及“半壁江山”(清末民初),同时探讨上海书画鉴藏与书画艺术成就对其他地区艺术活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潮头/海上风华”,旨在较全面地展现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等耳熟能详的名家作品和陈独秀等革命家的手迹,还有不少红色题材的精品画作。
陈逸飞1972年为鲁迅纪念馆所作的《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艺术地再现了鲁迅挑灯夜读的场景,灯光映照着鲁迅身边的《共产党宣言》,令人感到光明与希望。吴湖帆晚年代表作《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图轴》,以传统国画手法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科技成就。画家用卷云皴和没骨画法描绘出原子弹爆炸时蘑菇云冲霄翻腾的场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万年长春图轴》是此次展览的压轴作品。此图创作于1956年,是刘海粟等12位画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35周年而作。画面以松树、湖石、牡丹、水仙、灵芝等祥瑞之物,构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松树高大苍劲,松荫下湖石挺立,花木繁茂,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图名为“万年长春”,饱含了画家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美好祝福。
展厅里还有一份从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借展而来的珍贵手稿。它是宋庆龄为194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而写的祝词手稿。在祝词中,宋庆龄由衷地祝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向中国共产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