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熊秉明:从滇池流向地中海

卫建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0日   第 07 版)

  老牛(雕塑)
  熊秉明作

  去年今日,我在家乡的医院里陪护87岁的老父亲,看着父亲呼吸困难的面容,我紧握着他的手,父子相连,结为一体,想起熊秉明《忆父亲》中引用的一句希伯来谚语:“父亲帮助儿子时,两个人都笑了;儿子帮助父亲时,两个人都哭了。”

  我最早知道熊秉明,是读了宗璞评论熊的《关于罗丹——日记择抄》一书,评论中有一句话:“曾对朋友说,若到巴黎去,一定要带上熊秉明的这本书。”熊的书,是台湾出版的。那个年代,购买台版书要通过国际书店这条渠道,我找来书目,订购熊《关于罗丹——日记择抄》《回归的塑造》。不久书店通知书到,我骑着自行车,从西城到东城取书,一路偷着乐——那个美啊。

  《关于罗丹——日记择抄》,是一个艺术学徒的心路历程,更是东西方文化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精神上的交汇、碰撞,是惑,是思,是惊,是对罗丹观念艺术的认识和赞美。多年以后,我真的带着这本书去巴黎,在罗丹美术馆流连忘返,零距离欣赏《思想者》《加莱义民》《青铜时代》……读书时的间接感受和眼前的直观感受融合在一起,叠加我早先读过的《罗丹艺术论》,自以为是进了一个人的课堂,对罗丹,对东西方雕塑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对熊秉明散文艺术的学习,收获多多。

  熊秉明是从云南高原走出去的艺术家。在西南联大上学时,他学哲学,后响应政府号召,和不少西南联大的同学一起,加入抗战的队伍。西南联大旧址的石碑,刻有他们的名字。到西方后,他跟着父亲熊庆来,又改学西方雕塑。我猜测,身为数学家的父亲,虽不会反对他的选择,但可能希望他学点更有实际用处的专业,以便报效祖国。在熊家,这是有先例的,熊庆来当初因欧战爆发没学成矿业,就让他的大儿子圆他的梦。不仅圆他的梦,还让儿子回云南,直接为桑梓服务。熊秉明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巴斯德的故事。因微小的细菌的发现,既造福法国的养蚕业、酿酒业,更造福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巴斯德多伟大啊。熊秉明的雕塑,不能直接服务桑梓,在《回归的塑造》里,他打破艺术之间的界限,把绘画、雕塑、书法、诗歌,把自然的石头和草木与他的艺术展览衔接,创造了艺术展览会的新观念。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在他的手下诞生。他也以这种方式,表达他对家乡的爱。

  熊秉明的雕塑代表作之一是一头昂首奋起的《老牛》。他离开家乡时,是年轻强悍的牛犊;老年回归,已是暮归的老牛,但他还要奋起谛听,听儿时曾听过的家乡的鸟声和鸭声。老牛还要起来。《鹤》系列,是熊秉明以东方哲学、钢铁材料捏塑焊接的雕塑作品。作品已约简成一道影痕,但鹤的展翅高飞、昂首向天歌或曲颈顾影,看一眼就难忘。也许,这是熊秉明的一个实验,他要把雕塑材料化简到最少,以小事大,以少为多,就像伟大的老子哲学,能够把浩瀚宇宙、社会历史用一个“道”字来概括,而这一个道字也是不可道的。

  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刚进大门,就有一尊鲁迅雕塑。这是熊秉明的作品。由于对鲁迅的热爱和理解,熊秉明在构思时,首先想到必须用钢铁材料来塑鲁迅——这是鲁迅的性格。我们站在钢铁的鲁迅面前,看这位担负全民族苦难的铁面,冷峻庄严,横眉冷对,仿佛还要张口说话。

  熊秉明的散文是第三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一。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有力,力透纸背,是中国语文的典范。可能和他从事的雕塑艺术创作有关系,在一句,一段,一篇文章中,他挖去、剔除多余的文字,让他要表现的人事物凸显,于是,汉文学语言在他笔下呈现雕塑感。是宗璞、蒋勋最早发现熊秉明散文语言的特色。

  《观剖腹取婴记》《非洲艺术与我们》几篇,是我读过后记忆深刻的作品。他的儿子是妇产科医生。征得对方同意,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亲眼观看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生育的最后过程,在他眼里,像是宇宙燃烧后的冷却,是伊甸园里鲜嫩的新生命的奔跑。他多年的工作,是对着石头,用手,用钻,用刀雕刻;而一个孕妇,是用自己的身体捧出一个新生儿,一个绝妙的艺术品!难怪,痛苦呻吟过后,是骄傲幸福的笑容。一个艺术家,面对自己创作的得意之作,不也是生育的过程和体验吗?

  国门打开后,熊秉明经常回来,在家乡的甘蔗田、玉米地,他嗅到了儿时的空气。巴黎的空气气味和云南弥勒县山村的气味是不一样的呀!他和祖国的艺术家们交流,在北京、南京、昆明等地安放了他的雕塑作品。对他这样一个爱国爱家乡的游子来说,把自己亲手捏塑的作品安放在祖国的土地上,就是寸草春晖的报答,也是对父亲——教育家、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的一个交代。

  熊秉明生命的最后日子,是回祖国传道——书法之道。他在北京给老年书法班讲课,把书法艺术提高到“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高度。他的所有文章、雕塑,我都喜欢,能懂,只有这个高论,我至今都没想明白。